如果在经文中我们读到耶稣宽恕罪妇,我们则祈求对罪人的仁慈。如果经文中谈到耶稣将祂的身体作为面包赐予我们,我们则祈求能参与祂的圣体圣事。总而言之,圣经中谈到什麽,我们就将什麽作为祈祷意向。
耶稣是仁慈的榜样,他在挨饿的群众面前动了怜悯的心,任由穷人的需求质问自己,叫人走出内心的安全感、走出自己的偏见、狭隘的视野,以及个人、文化和宗教上的排除异己。
见证人的生活越是符合福音精神,越是喜悦、勇敢、温柔、善良和仁慈的,他的见证就越可信。
因为他对待忘恩的和恶人是仁慈的(路六35-36);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天主怎样爱我们(罗5:8);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在这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况中,他们唯一的救助就是信赖天主的仁慈,因为天主不轻看痛悔和谦卑的赤心(咏五十一19)。当人们更深入地探讨个人和团体的生命时,他们会意识到人的谋略与努力是不足以使自己得救的。
天主等待我们,我们到了另一个世界,看到圣母的仁慈,看到亲友,看到永恒的爱。天主等待我们:这就是我们由这个瞻礼而生的极大喜悦和无限希望。
仁慈的主,可怜我吧!我就是那个无情的罪人。一点小小的事情我就抓住不放,没有理解,没有忍耐,没有宽恕,没有爱……在我身上找不到一点儿像您的地方,我不配做您的爱女。
教宗然后解释说:耶稣的门是一扇窄门,这不是因为它犹如一间刑讯室,而是因为这扇门要求我们向耶稣敞开心灵,承认自己是罪人,并需要他的拯救、宽恕和爱;也要求我们谦逊地接纳耶稣的仁慈,让他更新我们。
透过圣经我才认识到天主的伟大和天主对人的无限仁慈。
他说: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完成的举动是对天父的爱和仁慈表达最大的感谢。希腊语‘感谢’就是‘感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