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还大量转载了信德网有关中国各地教会在教宗四旬期文告精神鼓舞下,积极为灾区奉献爱心,合力见证福音的报道。与此同时,圣座传信部主办的信仰社网则全文转载了进德公益的两个呼吁以及其他有关赈灾的跟进报道。
虽然是凉风细雨,可耶稣圣心却温暖着我们,大家非常投入地参与信仰见证的分享中。弥撒中,为了罪人的悔改、福音的传播、国家的发展以及汶川大地震的灾区同胞,大家虔诚地向耶稣圣心献上了祈祷。
[摘要]吴渔山墓地及其墓碑不仅是其在世见证,更是其信仰历程的体现。康熙五十七年(1718)吴渔山以八十七岁的高龄病逝于上海,葬于大南门外陆家浜南岸圣墓堂。
教友们虔心参与了弥撒,大家表示,“耶稣的复活拭去我们辛酸与痛苦的眼泪,给我们带来光明与希望,我们要借着教会的礼仪与耶稣基督一同复活,为信仰作见证”。
在举行弥撒圣祭之后,邀请五位教友分享得蒙天主救恩以及圣母特别护佑恩惠的真实见证,搭建了教友互动平台。最后,前来参加活动的教友们一起共享大锅饭,彼此交流,共话信仰,践行希望禧年的精神。
总主教最后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总教区必须投入更多资金的目的,为能强化和培育年轻一代的信仰,使他们对福音充满热情,与耶稣的爱相遇”。
在众多热诚宣讲福音的见证人中,那些富有热情的传福音的人中,今天,我将介绍一位二十世纪的法国妇女,天主可敬的仆人玛达肋纳・德布兰。
此外,还同其它基督信仰团体信徒、穆斯林信徒等密切接触,亲身感受到了他们也渴望了解传教教宗所传达的信息。传教士波诺神父告诉本社,我注意到了印尼教友们杰出的信仰见证。
他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宣信中愿做基督的勇兵,为主发光,见证信仰。也感谢天主的特别拣选和祝福,愿在基督的带领下善度一生。授光抚顺堂区在每周日上午为慕道者开设慕道班。
1956年初涉政坛的他接受基督信仰,领洗成为一名公教教友。之后曾被捕下狱,也曾被软禁家中,并两次流亡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