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耶稣会士选择使徒工作就是秉持这样的灵修基础。一切都是方法圣依纳爵创立的耶稣会是一个使徒性的修会,有别于他创会时已存在的隐修或半隐修的修会,他希望耶稣会是一个为使命而工作且在俗世中为别人生活的团体。
这徽号由耶稣会士马尔谷.卢力神父设计,使人看到慈悲的神学大全。其实,这徽号取材于早期教会耶稣下降阴府的图像:圣子把失落的灵魂背在肩上;显示出基督的爱,使基督降生成人的奥迹,达于圆满,以救赎为顶峰。
後来,方济各会士在1200年至1300年间再次展开亚洲福传,耶稣会士随後也加入了这项使命。自1800年以後,许多修会陆续加入在菲律宾的传教使命。
教宗的这个思想取自一位伟大的耶稣会士哲学和神学家普日瓦拉(Przywara),他在接受查理曼奖的讲话中,以及与《十字架报》的访谈中都明确引述了这个思想。
这项真福列品案申请人,耶稣会士安当·威特沃(AntonWitwer)神父阐明,教会已承认庇护十二世教宗的英勇圣德,因此他是可敬者。
他说,他担任耶稣会省会长时曾禁止会士们与天主教神恩复兴运动接触,因为他认为这个运动与其说是一个祈祷的聚会,不如说更像一所‘桑巴舞学校’。
他于一九六五年晋铎,他于一九七九年参与当地社会主义组织所发起的社会解放运动,随后担任社会主义政府的文化部长,他的弟弟耶稣会神父费尔南多(FernandoCardenal)亦担任政府部长。
学生中心神师、耶稣会马哈索诺·普罗巴尔(MaharsonoProbal)神父对与会者说,他的目的是教授化解冲突的技巧,以帮助他们处理在家庭、工作或社会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问题。
安置比约神父遗体与棺木的新墓穴,以马赛克装饰而成,着重描述圣方济及圣比约神父的生平,是耶稣会鲁普尼克(MarkoIvanRupnik)神父的作品。
他指出,圣若瑟修院于1728年由耶稣会士创办,专门为培训赴中国及东南亚传道的神职人员而设。而近年,圣若瑟修院再次取录世界各地的修士来澳修道和接受培育,李主教认为是次展览对修院别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