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做我想做的事,而是做耶稣要我做的事:跟随耶稣。耶稣说,在这条跟随祂的道路上我们要丧失性命,好能获得性命。这是一条持续丧失性命,放下我想做的事和安逸生活的道路。
这些并非只是说得好听的话,而是我们作为教会蒙召活出的现实。在贫苦的人和穷人身上看见耶稣,也意味着在那些透过自己真实的仁爱见证的人当中遇见耶稣。这是深入更新心灵,开启一个新现实的慈悲文化。
拉青格教宗「从不将自己放在首位,而是始终以服务真理为中心」;那是「启发我们的世界观、生命观,指引通往救恩正途的天主的真理、天主圣言」。若瑟‧拉青格教宗今年4月16日将年满九十岁。
显然,美满幸福的婚姻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信德和爱德,侍主依主,才能赢得长久的幸福。
教宗解释道,这句话强调了宇宙的存在和可知不是混乱或偶然的结果,而是源自天主的智慧。教宗於是鼓励梵蒂冈天文台要毫无畏惧地坚持对真理的探索。
教宗进一步解释道,要理讲授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项使命,讲授要理的人围绕这个使命展开自己的生活。做要理教员是一项为教会服务的圣召,是改变我们生命的上主的恩典。
这不是热心或不热心的问题,而是传统天主教国家一种特有的文化,一种深深根植于基督信仰的民俗民风。天主愿意他的子民藉着日常生活中的某件事,喜乐地感恩生活。
我们也不该忘记,圣女卡布里尼的传教敏锐度不是针对某个特定团体,而是众人共享的特质;它是每个基督徒和每个耶稣门徒团体的圣召」。
这并不是抽象的智慧,而是精细的直觉,具有人的敏感度、仁爱和理解。亲爱的朋友们,从这无尽的张力朝向正义与真相,这要求我们诚恳地寻求正义,超越法律主义,因为它很容易退化成没有内涵和真实价值的形式主义。
人愈走近生命的尽头,愈深信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获得了多少,而是施予了多少。人生的喜乐不在于有几许成就,而在于有多少贡献。让我们再看看自己的双手,是牢牢紧闭,还是坦然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