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新意是将追踪罪行的有效期延至20年。换言之,侵犯未成年人罪行的失效期限从受害者年满18岁时开始算起,一直延续20年。
柯神父指第二个方式是通过教育及培育,早于开教初期,宗座监牧高主教重视公教教育并推动学校发展;宗座代牧师多敏主教是香港大学早期的校董会成员;颜思回神父推动出版工作,成立公教真理学会及公教报。
教宗提到聚会中那对夫妻的见证,他们觉得堂区总是自己的第二个家。那里是共同祈祷、彼此支持和找到力量向前行走的地方。教宗表示,堂区以这种方式成为众家之家,使上主临在于每个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中。
第二个与第一个相关,就是关注最弱小者和受苦的人,将信仰与关注这些人的境况联系起来,使所有的弟兄姐妹都真正受到关怀。”
帕罗林枢机的第二个建议乃是重视简单的价值。他说,“耶稣诞生时在场的牧人当然不属于子民的文化高层,也不是礼仪纯正的表达,但他们却是首先蒙召接纳默西亚临于世间的人”。
第二个比喻讲述了一名寡妇不断恳求不义的法官替她申冤。教宗表示,「这个比喻让我们明白,信德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勇敢呼求天主的态度,甚至是在邪恶与不义前,也毫不认命地与祂『据理力争』」。
至于第二个原因,教宗说:「耶稣赞颂天父,因为天父特别垂顾弱小卑微的人。耶稣在村子里宣讲时,亲身体验到这一点:智慧和明达的人心存疑虑、自我封闭、有所盘算,但是小孩子却向讯息敞开、予以接纳。
正确理解工作的第二个要素是必须包括关怀的幅度。教宗解释:“不关怀、破坏受造物、危急子孙后代的生存、不尊重工人尊严的工作,这些不能被视为体面的工作。”
接着,教宗讲到第二个障碍,就是“不忠诚”。教宗提醒说:“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有人愿侍奉天主,但同时又要侍奉不属于天主的事物,这有点像在玩双重手法。”
在上次看到基督徒的宣讲是喜乐之后,今天让我们关注第二个方面:福传是为每个人,基督徒的宣讲是为每个人的喜乐。当我们真正与主耶稣相遇时,这种相遇的奇迹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求我们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