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她还给我们几个讲故事,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关《圣经》上的故事,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诺亚方舟的故事,知道为什么橄榄树、白鸽是和平的象征,也知道了“一周七天”和“圣诞节”的来历。
导演们在注解中写道,“我们的故事看似童话,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部纪录片是在讲述教宗方济各的家庭和他本人的故事”。
教宗然后讲述一个童年故事说,故事的主角是爸爸、妈妈、许多孩子,以及喝汤时会弄脏脸的爷爷。爸爸对爷爷的举止很生气,于是为爷爷买了个小桌子,让他与大家分开吃饭。
记得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父亲,因与儿子发生了口角,儿子遂不顾父子情面就推推搡搡地把父亲赶出了家门。当他们来到一个小河边时,父亲开口说道:“儿子,别推了,当年我推你爷爷就是推到这儿的。”
每天都有一位圣人的故事,而我天生就是一个喜欢读故事写故事的孩子。不知不觉,这两本书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上了初中后,功课繁忙,平时研读圣书的时间少了很多。
神父弥撒未完,大部分人早己离去。面对这样的堂口,神父没有灰心,针对弥撒迟来早走的问题,卢神父强调了几次,却收效甚微。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前因我忘记了,只记得后面的内容。一位神父问一个教友:“你悔改了吗?”教友说:“我领洗了。”“我问你悔改了吗?”“我坚振了。”“我是问你悔改了吗?”“我婚配了。”
人生是故事,是选择,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是“我们面临新世界时所应具有的态度和品质”的故事,也是“选择微笑而不是哭泣,选择奋斗而不是抱怨和懊悔”的故事。
轮扁斫轮的故事出自《庄子·天道》。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
在我的阅读记忆中,关于尊重的故事有很多,但一直让我难以忘怀为之感动是关于三个乞丐的故事。第一个乞丐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话说古代有一个大奸商非常富有,但是却得不到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