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铎在履行牧职时,既要有一颗宽广的心,也要根植於福音,按照天主圣言的要求行事,就像教宗为我们做的榜样那样:在接纳人方面心胸阔达,在宣讲福音之美丽与深刻方面不畏艰险。
另一条路比象征性更宽广,也是文化上的,仍是在圣经中找到谈论圣神的巨大象征。我只举出两例。首先是吹气。吹气、呼吸的主题说的都是生命。
犹如梵二所教导的,一切基督信徒都享有的先知、司祭和君王的三重职务和使命,也将愈加凸显。面对纷繁复杂的变幻世界,如何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在我们中华大地实践我们基督信徒的团结共融,奔向合一呢?
今天,在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愈加频繁的时代,这种关注决不容被忽视。教宗说:在气候稳定性面临威胁,空气、水和土壤由于环境污染而失去自身清洁的情况下,如何为众人的生活生产美味的食物呢?
殉道者的大公运动邀请我们一起朝向愈加圆满合一的道路迈进。
教宗在讲稿中指出,「随着许多独裁政权的垮台,在某些国家却不幸地制造了助长恐怖主义蔓延的条件,东方教会的基督徒为此正在遭受悲惨的迫害和流移他方,情况愈加令人担忧。这种情况没有人可以视而不见。
教宗强调,务必加强团体生活的深度,促使彼此的关系愈加符合福音训导,提升手足友爱的使徒精神,成为使命中的姊妹,懂得让其他青年受到感动,从而跟随这种奉献方式。因此,修女要敞开心胸与青年相遇。
大学是「培养未来领袖的主要场所,因此要以全面的知识和文化来启发教育机构的所有面向,使之愈加兼容并蓄,能创造机会并促进社会」。
本书序言写道:「在千年历史中,人类在科学知识方面取得进步,逐渐精进了有关『人类权利』的意识,愈加尊重少数群体、无自卫能力的人、贫苦者和受排斥的人。」
他说:「一方面,我们看到愈加紧密相连的世界为众多百姓带来益处。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更大的断裂风险,在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都是如此。我也担心可能会出现我所说的『巨大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