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则克尔18章23-29节中,天主亲自藉先知的口向我们宣示“恶人丧亡”的公正性:“我岂能喜欢恶人的丧亡?———吾主上主的断语———我岂不更喜欢他离开旧道而得生存?
圣保禄差人请来厄弗所教会的长老,将当地的信友托付於他们,并对他们说:我为圣神所束缚,必须往耶路撒冷去(廿22)。这是多麽感人的一幕!
在当天的弥撒福音中,天使告诉若瑟不要害怕娶玛利亚为妻,因为她将为世界诞生厄玛奴耳,意即天主与我们同在。天主与我们同在就是和平。礼仪中的《集祷经》也说:愿我们能在合一与和平的层面不断成长。
保禄表明:『你们的行动务要与你们所受的宠召相称,凡事要谦逊、温和、忍耐(厄四1-2)』。正是这三个态度。首先是谦逊;如果我们不谦逊,便无法缔造和平。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厄斯德拉》,讲述以色列子民获得解放的事迹。教宗解释道:「上主眷顾了祂的子民,把他们带到耶路撒冷。」「眷顾」一词在救恩史中「很重要」,因为「天主救赎的每次解放、每个行动都是眷顾」。
拉杰沙希教区的马哈利领导科尼利厄斯·图杜(CorneliusTudu)「如果罗卡神父没有在这里种下基督的种子,我们今天部落就不会是如此优秀和有精心准备的专业人士。
在《厄弗所书》中,圣保禄称我们也是在基督内注定得作产业的人(参阅:弗一11)。教宗解释道,这位宗徒提及的正是向外投射的人。他们有时会犯错,但懂得纠正自己;有时会跌倒,却重新站起来。
基尔库克前总主教接替因年龄限制辞职的厄玛奴耳·德利三世(EmmanuelDellyIII)。1948年7月4日生于伊拉克北部扎胡,1974年6月1日被祝圣为神父。
她引用厄则克尔告知书34章16节的话——“失落的,我要寻找;迷路的,我要领回;受伤的,我要包扎;病弱的,我要疗养”——为灾区献上了虔诚的祈祷。
你们可在一切事上彼此争吵,思索一下在厄弗所发生的事,那些人是怎样争吵的!但他们都很了不起,是圣神最终让他们说出:‘玛利亚是天主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