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圣经》里面夹着的那片树叶已经两年了!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依然取出这片被我塑封且珍藏的树叶,心中充满了无限思念和感激。
(路13:24)每次读到这段经文,总会让人从世俗的欲望中忽然清醒过来。死亡如盗贼一般,会瞬间将人的希望、亲情、爱情、事业、美好的日子,一切的一切,永远带走。
教宗祈愿我们能摆脱世俗的种种束缚,向基督敞开心门。当天,有上万名信徒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极具启发意义的圣诞马槽周围,聆听了教宗的讲话。教宗首先邀请信众默想天使加俾额尔向圣母玛利亚报喜的事迹。
我要举起救恩的杯,我要呼号上主的名。上主的计划人心难测,上主的慈爱永远长存。的确,上主对世人的爱远比山高、似海深。凡是生活在他圣爱内的,就像进入蜜加糖的罐糖里,有种只能体会到,难以表达出的甜美甘甜。
躺在床上,回想着去年父亲住院,女儿死里逃生等一系列变故,也许是来自生活的压力太大了吧! 信手拈来床头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几行文字映入眼帘:“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吧,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爱的关系需要有两个个体、有对象。爱的目标是为结合,而结合的目标是成为一体,彼此之间没有距离,因为爱是没有距离的,正如咖啡粉和水已溶化成一杯咖啡了。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教你慢慢地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梳头;教你擤鼻涕、擦屁股……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令我怀念不已!
如果我们心存主耶稣,也就是心存天主的爱去接受痛苦,我们变痛苦为快乐是多么幸福的事。可是,我们的主耶稣他是甘心接受痛苦的,他接受了十字架的痛苦,他用爱来拯救我们全人类。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永不妥协》,它写的是发生在阿尔伯特山教堂的一件事:这座教堂以接受难民和新的移民著称,但有一条件,即:必须信仰天主,否则必须离开。
我:去年教会敬老院搬迁史院长送的,说是你奶奶窗前的花,留个纪念。女儿:是吗?太珍贵了。女婿:我爷爷信教不?我:你爷爷早年去世了,你爸跟我信的教。女婿:我以为爷爷家族也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