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对此表示,的确如此,但这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拥有记忆,想想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要拥有本国人民的记忆、自身家庭的记忆,个人历史的记忆。教宗继续说,一个没有记忆的年轻人不能被称为未来的希望。
最後还有一种人,他们把信仰封闭在个人与耶稣纯粹的内心关系中,废除祂那能改变世界和历史的使命。教宗总结道:我们基督徒相信耶稣的天主;我们的渴望就是要体验祂爱的奥迹并在其中成长。
现今社会崇尚我高於我们,个人高於社会:这是一种与天主的计划背道而驰的结果,因为天主把世界和历史托付於男女的盟约。
当一个教会、家庭、团体和个人的灵魂总是这样安宁时,那里就没有天主。教宗表示,上主指责那些自认富有的人是不幸和可怜的人。不过,祂这样做是为了爱,好让他们发现另一种财富,那种只有上主才能给予的财富。
鲍子都想起了多年前他埋葬书生的事情,遂将以前的事情原原本本和盘托出,并带着这个人打开了书生的坟墓,众人发现,余下的九个金饼和那卷素书都玩好地存放于墓穴之中。
他说:当前迫切需要我们在个人、国家和国际交往中拒绝固执的立场和单方面的视角,因为这种态度使得谈判难以达成共识,合作的努力不见成效。
在这层意义上,需要藉着聆听天主圣言来滋养基督信仰生活,尤其藉着朝拜圣体细心培养个人与上主的关系。教宗鼓励立志度奉献生活的人做主耶稣的挚友,他也祈求上天赐予司铎和奉献生活者新的圣召。
可是,在这个人的死亡中到底发生了什麽事能如此果断,以致改变了死亡的面目呢?我们几乎可以直觉地阐明,耶稣下到墓穴内,但祂又从墓穴的另一面走了出来。
因此,我们不仅要聆听个人的要求,也要聆听社会和组成欧盟各族人民的要求。以人为中心也意味着重新找回家庭精神,每个家庭成员根据自己的实力为共同家园自由贡献力量,保持统一并且异中求和。
关於个人层面和团体层面的融合,教宗指出西方文化过於强调个体,甚至使之成为一个孤岛;而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利压迫人,使人标准化,剥夺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