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们平时的福传意识太差,行动太少。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福传。通过这次福传,大家都感受到了传福音者的脚步是如此美好。
二,教会信仰模式僵化,日复一日默守陈规,福传及信仰的方式方法生搬硬套,教友的参与意识差,缺乏积极性。长此下去教友的爱火也就无声息地泯没了。
答:我愿意告诉冷淡的基督信徒团体要汲取传教的意识,要感到迫切需要度基督信徒的生活,这个生活其实就是传教的生活。这样不仅会重振自己的信德,也会激发信仰生活的行动。
我按捺住心里的不安走近另一间屋子,看到一张张被病魔折磨后的脸,似乎已失去了知觉,但奇怪的是他们的嘴角依旧挂着笑容——虽然全身皮肤已溃烂不堪,但意识告诉我,他们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
神父和教友在福传上应有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就象保禄宗徒说的:“我若不传福音,就有祸了。”我知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啊。
他说:「世俗的逻辑立基於野心和竞争,以恐惧、诈骗和操纵意识作为斗争的武器。福音的逻辑,也就是耶稣的逻辑,则在谦卑和无偿的付出中表达出来,藉着真理的力量无声却有效地取得成功。
今天,在这个失去罪的真正意识的世界中,我们必须在信仰上有所飞跃。人凭着相信基督而成义的真理该当在整个教会内宣讲,而且应比以往更加大力宣讲。
因为天主常是先走出第一步来找人,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其实,十多年来,我常常感觉到不是我在给予年轻人什么,而是天主藉着年轻人让我常常经验到他的爱和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改变带给我的惊奇(若5:20)。
对於这条慈悲之路,我从一开始就有了意识。1984年当我被祝圣为执事时,当时罗马教区的布兰多利尼(Brandolini)蒙席经常谈到对弱小者、穷人、病人和边缘人士的爱德与见证。
换句话说,藉着城市规划,建筑和艺术上的微小介入,在较恶劣和丑陋的环境中也能重新创作一种美的意识,在建设城市之前先建设了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