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周六是复活节庆典的最后一天,也是庆典的高峰,晚六点复活节前夕守夜礼开始,进堂时传递着点燃参礼人们手中的蜡烛:基督之光,感谢天主响彻圣堂。
基督的爱促使我们‘焦虑不安’,以致不达目的不罢休;基督的爱催迫着我们去紧紧地拥抱那些需要慈悲的人,使众人与天父重归於好(参閲:格後五14-20)。
我们将一直祈祷,直到我们之间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的那一刻;因着天主的恩宠,我们将在基督内完全合一。为此,教宗的这次访问将是彼此接近的决定性的一步。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
我们基督徒相信和宣认:纳匝肋人耶稣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之子——普照大地的真光,祂「来自天主」(若十三3),「自天降下」(若三13;六33),「且在肉身内降世」(若一4:2),因为「
施泰因是在德国出生的犹太人哲学家,在阅读了圣女大德肋撒的自传后,于1921年皈依基督。后来加入科隆的加尔莫罗修会,1942年同她的姐姐罗萨一起在奥斯维兹集中营殉道。
设立这个工作小组的目的是要编制一本名录册,将那些为宣认基督和见证福音而殉道的人列入其中。教宗写道:“教会的殉道者是希望的见证人,这希望源自对基督的信仰并激励真正的爱德。
不过,我知道有天主的光,知道基督复活了,祂的光比一切黑暗更强烈,天主的仁慈比世上一切邪恶更强大。这个信念帮助我坚定地前行,帮助我们向前进。
最近我读到上海光启社姚景星神父在神学研究小组成立十周年庆祝会上的发言,谈到金鲁贤主教在《信》一书的前言中指出:“目前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发明日新月异,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宗教真理,大多抱怀疑的态度
今天“信德”在处理来自全国的教友的信件时,发现有一封是上海姚景星老神父寄来信德图书的书单,信封上邮戳显示的时间是8月5日,老神父去世的前一天。 姚神父一生热爱文字
现在学会了交托,心中有了依靠,活的很轻松很开心;过去自我意识很强,人际关系都处的不太好,现在我的心胸好像开阔了许多,我愿意接纳每一个人;过去关于福传我想都不敢想,总觉得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现在我不但有了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