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生命的末刻,等到了天主的慈悲恩宠,也愿我们在生活中活出天父的慈悲面容!
教宗的大公运动观强调慈悲,抵拒将精神权力和现世权力相混淆的观点。两位作者写道,我们相信神是美国的国家格言,它所强调的正是宗教因素在美国国民生活中具有多麽大的分量。
教宗说:“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以及需要求助于天主的慈悲,为请求宽恕、内心悔改和在成圣的道路上得到支持,这在司铎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先体验到宽宏大量的人,才能是天主慈悲令人信服的宣讲人和实施者。”
最后是教宗方济各,他以慈悲使徒的身份来到,因为我们非常需要慈悲。这3位教宗的到访对教会帮助很大,使她不再畏惧。问:古巴人民也不应畏惧。最近在古巴历史上产生深刻影响的变化对基督徒生活有何影响?
教宗进而解释,在这两位圣宗徒的失败中,他们与天主慈悲的力量相遇,这慈悲给予了他们重生。在主耶稣的宽恕里,他们经验到了不可言喻的平安与喜乐。随后,教宗强调说,圣伯多禄和圣保禄最终成为了耶稣的见证人。
教宗表示,「在这个贫穷困顿、无力自保又倍受轻视的人身上,耶稣承认他的信德威力非凡:他的信德吸引天主的慈悲和威能。信德意味著高举双手,呼喊恳求救恩的恩典」。
特殊的祈祷让全世界基督徒的目光聚焦于圣伯多禄广场,呼求天主的慈悲,以个人和全球性的方式重新反思生命的意义。
从疫情蔓延之初,仅占印度人口1.5%的天主教徒就没有袖手旁观,却清楚意识到舍己救人的圣召,甘愿冒着危险,秉持慈悲与怜悯的精神,分享资源、场地、时间和心力。
祂的朋友、那些奉耶稣为主的人,蒙召拥有祂的情怀,即:怜悯、慈悲、温柔。”
区别那些称耶稣为上主的朋友们的风格就是他自己的风格:同情、慈悲和温和。他们使心高贵,犹如垂滴在那生命的伤口上所敷的油。那么,兄弟姐妹们,我们问问我们自己:我们相信真正的君王职存在于慈悲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