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没想过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大家更没想到会有自己修会的姊妹遇难,事后才惊觉「很多事情原来很靠近我们」。 在澳洲同一修会在悉尼开办的玫瑰湾圣心学校发出通告,哀悼蒂尔南修女的逝世。
据会讯《侠客行》沈起元神父的文章,教宗格莱孟十四世于一七七三年在西欧诸多王朝压力下,发表《主救主》简谕,使得创立于一五三四年的耶稣会被解散,直到一八一四年教宗比约七世发布《对众教会的关注》诏书才得以恢复
在今天的庆典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现年93岁、当年建堂时才13岁的沈阿婆。沈阿婆说:当年她4岁时,由父亲带她到平阳堂受洗,13岁那年就在刚祝圣过的这座教堂内领受了坚振圣事。
他们有唱经班和青年团的弟兄姐妹,有奉献圣诞节礼物的教友,有做菜洗碗的兄弟,有维持秩序的教友,有操心住宿的姐妹,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大家才感受到了更多的平安和喜乐。无声的感动感动来自于神圣的弥撒礼仪。
他当天在弥撒讲道中强调,判断别人很容易,但唯有怀着自我检讨的智慧,才能在基督信仰的道路上向前迈进。当天礼仪选读的经文以慈悲为主题。教宗指出「我们都是罪人」,这句话并非「理论」,而是现实。
他原先希望复活期便开始每主日均普通话弥撒,但同属圣母圣心爱子会、曾在台湾服务的赵松乔神父、甘天霖(JijoKandamkulathy)神父和麦利欧(MarioBonfaini)神父都认为准备不足,现试行隔周下午四时举行,直到将临期才改为每周进行
每一位神父、修女都是充满活力和智慧的,并不是找不到工作、没办法成家等等这些原因才来修道的,而是选择了一条恩宠之路。在回应天主召叫的过程里,收获天主的恩宠,有天主作为自己的靠山,为天主的事业喜乐地付出。
教宗坚信,正是在散播仇恨和暴力的地方,基督徒才蒙召以宽恕和爱作出回应。
这样才懂得会抚慰人就是尊重弟兄。教宗然後谈到他对弥撒讲道的挂虑。他说:请你们竭尽所能帮助你们的弟兄,帮助执事、司铎和主教们在弥撒讲道中让天主圣言进入人心。
当干完活准备品尝时才发现是只烂梨子,心情一下由喜悦变为忧郁,甚至有一种受辱的感觉。在教会里怎么也会有看不起穷人的事呢?她难过地等我回答。听完她的描述我鼻子有点酸,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