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玛加伯书》中,犹大对阵亡者的善举(加下十二45)和圣保禄在《格林多前书》中关于“爱永存不朽”(十三8)的思想为教宗提供了对复活的第二个省思,即行爱德是“对生命的质询”,关乎著“复活的问题”。
第二个贡献是发表了有关“宗教自由”的文件。教宗强调这份文件的重要性在于分辨出今日理解宗教自由的不同方式。
教宗接著提到当天福音中的第二个重点:“光明来到了世界,世人却爱黑暗甚于光明,因为他们的行为是邪恶的”(若三19)。教宗指出,许多时候我们无法在光明中生活,因为已经习惯活在黑暗里。
“伸出援手,也邀请别人这样做”,这是教宗提出的第二个行动。教宗表示,司铎必须接受培育,按照天主的心愿成为牧人,“为牧养羊群作出奉献”。不过,司铎的使命不能仅限于帮助信友。
主教们在达成一致意见后,即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即与各主教辖区内普通民众进行直接对话,而普通民众又应与他们辖区内赞成“选择自主”的天主教政界人士进行接触并对话,好能“了解他们职责的性质和他们对教会训导的理解
教宗由此阐述了第二个词:重新建筑。为了建设欧洲共同的家园,我们必须「放下眼前的便利,恢复奠基者的高瞻远瞩、先知性的全面视野」。
第二个交通号志是「请勿停车」。教宗指出,面对各种挑战,我们经常看到人们感到疲倦和认命,福音似乎逐渐褪色。然而,天主的爱绝非静止不动,却总是催促我们不要停下脚步。希望无时无刻不在行动。
在第二个梦中,大圣若瑟接获警讯,知道耶稣圣婴处境危险。他再次立刻遵从天主的声音,带著耶稣和玛利亚逃往埃及。
接着,教宗讲道第二个支柱,司铎应接近他们的主教,即是要学习如何聆听,在服从他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到天主的旨意。教宗说,主教是建立和维护教会共融的纽带。
第二个关键词「惊讶」蕴含在《玛窦福音》第廿五章里。义人和不义的人都问上主,在生活中的各种神形哀矜中:「我几时见了祢?」「几时」这个词透露出每个人的惊讶。教宗指出,我们很可能也会说出「几时」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