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达维德女士解释道,这些圣女都「在尘世生活过,深知人们的感受、苦难和挣扎」。早在中世纪,宾根的希德加就研究医药这门对女性来说很不容易的学问,她深信她的同会姊妹有权利和义务去追求知识。
他们分别是:1,可敬者西班牙苦难会会士、秘鲁莫约班巴(Moyobamba)教区主教马尔蒂诺·莱加里斯蒂(MartinoFulgenzioElorzaLegaristi),1899年12月30日出于西班牙埃尔赫塔
缩短距离、弯下腰在子民中触摸基督苦难的骨肉。“我们时代的男女多么需要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在阳台上授课,而是基于必会实现的希望,走上街头,与人分担每日生活的辛劳!”
一个摒弃感受的人,会冷漠地看待他人的苦难,无法接受我们的磨难。教宗指出,“这不是生活。这有如活在实验室里,为了不沾染上微生物、不生病而自我封闭”。
正在这时,三姐的一位已经入教多年的好姐妹出现在三姐的身边,给了她极大的帮助和安慰,并向她宣讲天主的仁爱和教会的一些道理,这使她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明白了苦难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约1:21)从约伯这一句来自个人苦难生活的反省,我们应该感悟,单就上苍赐给我们这个无价的生命,就够我们用尽一生来感谢,这一从无到有的恩典。
今天天主圣三瞻礼,教宗本笃十六世上午10点钟在圣伯多禄广场宣布4位真福为圣人,他们是:马耳他籍的基督信仰教义团体的创始人乔治‧普雷卡神父、波兰利普尼察的方济各会士西满神父、荷兰苦难会会士圣安德烈卡洛神父和法国圣母升天修女会会祖耶稣玛利亚
随着拜苦路的继续,我们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板寺山不再是板寺山了,而是加尔瓦略山;十四处苦路的雕像也变成了2000年前耶稣背负十字架涉山受死的景象了,我们变成了跟随者,亲眼看到耶稣所受的百般苦难,到最后残酷的圣死
沾有基督宝血的十字架自此便成了所有为爱而受之苦难的记号,这记号提醒我们,基督被钉十字架后,第三天复活。我们若是为爱而受了苦,这苦,必定也要被天主提升为永恒的幸福。
,无论是收取彩礼的多少还是嫁娶排场的大小,终究都是我们的信德没有坚固,我们还没有抛弃世俗跟随耶稣走自己的苦路,我们还是在享受着世俗的肉情诸等快乐,把天主的圣言抛于脑后,把天主的诫命扔于九宵外,把耶稣的苦难完全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