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并不使人陷入罗网,却叫人得享自由,成为自由的工具。共融是消除一切虚假的最佳解药」。青年格外需要团体的归属感,在社交网络上也不例外。
教会也得积极陪伴各种身心障碍的青年,他们往往在牧灵工作中遭到遗忘。此外,青年如果误入歧途,又没有辅导人员的陪伴,他就可能会远离教会。
教宗解释道:「这些危险有时掩饰得很好,我们认不出来。但它们的后果显而易见,麻痺良知和精神,带来内在的死亡。我们也必须小心谨慎,以免陷入这种精神倦怠的状态。
此次为堂区购买玫瑰色祭衣,也得到了教区青年营近10位青年的积极奉献。
走访期间,神父也为教友祝福房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告解、送圣体、为需要的老人施行傅油圣事等,使他们得到了丰富的恩宠,圣事的滋养和内心的平安。
圣亚丰索早就知道我们不该防备或谴责世界,却要治愈世界,使人得享自由,效法主基督的作为:融入现实,对人的需求感同身受,重新燃起内心最深处的期待,让每个人,尽管他们脆弱和有罪过,也体验到天父把自己放在心上,
教宗引述他针对教会高等院校颁布的《真理的喜乐》宗座宪令,强调真理的喜乐是人内心渴望的表达,人的心灵若不与天主之光相遇、不住在其内并将之与众人分享,就不得安宁。
但我们应知道,若受害者在宽恕伤害他们的人之时,也就真正彻底地获得了痊愈,那可以理解的怨恨遂得到了安宁。从科学的角度讲,宽恕也是一条消除痛苦的强而有力的道路。
因此,通往复活节的旅程要求我们基督徒通过忏悔、皈依和宽恕洗心革面;也要求所有受造物脱离败坏的控制,得享天主子女的光荣自由(罗八21)。
有一贪官,疯狂索贿受贿,家里钞票藏得地板下、屋顶上、马桶下都膨闷胀饱,全长了绿毛。及至事发,贪官畏罪悬梁归天。忙活了半天,末了连一文钱也没能带走。听者也许只是不屑一顾地过过耳,觉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