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说:“不,我不懂法律,我只懂得一些天主的恩典,这就使我满足了。”法官说:“我明白了。我不能对你说:那片山坡的稻田是你的,这片平地是我的;那根草是你的,这朵花是我的。相反,我们会共同分享每一件产物。
去年夏天,在一个主日的《三钟经》中,教宗方济各以对耶稣语言的反思开始,对撒种者的比喻发表了评论。教宗说,耶稣使用的是一种直达内心的简单语言,相反,死板的神学则使用一种复杂的语言,使人们远离天国的奥秘。
早期一些从台湾到美国的留学生教友,在60、70、80年代里自发性地成立了许多信仰小团体,藉着读经祈祷,信仰分享成了一个小型的教会。
在今天的读经和福音中,我们听到了天主对人的新盟约,主耶稣选择爱的牺牲,以及引领众人回归天主。我们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读经和福音,(1)新的盟约,(2)爱的牺牲,(3)归向天主。
天主的正义已因对耶稣基督的信德而显示出来。(参罗3:21-22)亲爱的弟兄姊妹:教会每年都借着四旬期这机会邀请我们按福音的教导真诚地反省自己的生活。
教廷的发言人隆巴迪神父在谈论到教宗的这次访问的时候说,信仰应该落实到行动上。更好的践行爱德并服务需要的人,更多更具体的工作也许要落实到每个堂区、堂区的每个教友村庄、和每个教友身上。
(创1:1-2)”“天主的神”在这里向我们显现,是一种使世界从最初的无形、荒凉、阴郁的状态,进入有序、和谐的状态的神秘的力量。因为圣神创造和谐,生命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旅途朝圣多少含有一些飘泊的况味,以及对天主信赖的流露,就如同申命纪中所陈述的有关以色列祖先的行旅之途:我的祖先原是飘泊的阿兰人,下到埃及,同少数的家人寄居在那里,竟成了一强大有力、人口众多的民族。
各位教友,这次给大家讲圣洗圣事所产生的效果。说到“洗”,我们不由得就想到了“水”。水的一般作用是洗涤,使污秽的物件成为清洁可爱的物件;水还能给人生命,特别能使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碧草如茵的绿洲。
耶稣的告诫你们去揭示了不断更新的教会福传事业的景象与挑战。在其中,我们所有人都蒙召用生活的见证宣讲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