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必须当心那使我们丧亡的世俗诱惑。教宗引述圣保禄致斐理伯人的话,谈到两种基督徒:一种在信德路上前行;另一种行事为人像是基督十字架的敌人(斐3:17-19)。
或是「我进教堂,不过生活是另一回事」之类的。但是作为主基督的门徒,我们必须活出他的教导:「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世人就会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而除了圣体圣事,我们去哪里获得见证爱的活力呢!
主说: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
她说:「我参加过几次接待家庭计划,但这次非常不同,因为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与文化。」
我曾多次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行动不便,不能上教堂参与弥撒,但他们仍然每天念早晚课、玫瑰经,一天不落。
教宗在信中指出:“我祝愿这个日子成为你们为在中国的教会祈祷的一天。
我们的天主并不呆滞,请允许我这样说,我们的天主是一个梦想家:祂梦想改变世界,而且藉着复活奥迹实现了这梦想。
好像父亲真的走了,桌上有了灰尘,圣经合闭,助听器下岗,拐仗休息……一天夜里,我终于拨通了一个向往已久的电话:您好,这里是天堂服务热线。请您帮我找一个人。什么样的人啊?
正如耶稣所说的:“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我在监狱里,你们来探望了我。”
(梵蒂冈电台讯)对我而言,耶稣是谁?教宗方济各8月23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提出这个为基督徒而言最为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