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达马惨案的目击者辛格(AjayaKumarSingh)神父向《信仰通讯社》解释说:纪念这惨案该当成为一项动力,促使在印度遭受迫害的各少数团体,即锡克教徒、基督徒、穆斯林、‘贱民&rsquo
教宗指出,保加利亚的许多基督徒「为了耶稣之名遭受磨难,尤其是在上个世纪的迫害时期」。他称之为「流血的大公运动」,这些受苦者是「逾越奥迹的见证人」。
教会的处境急转直下,遭遇迫害,天主教信徒和传教士被人敌视。克雷莫内西神父是遭受其害的一位,因为他是外国人,更因为他是基督徒。在多诺库,仇视者怀著满腔怒火向他的脸部开枪,随后摧毁了圣堂并烧毁了传教站。
透过福音作者的文字,基督遭受残酷对待的整个过程再次重现。在教宗的邀请下,全场信众在静思默想中重温了耶稣受难的每个时刻。
我不认识他,也没见过他,我不知他来自何方,甚至也不知道他的尊姓大名。但我知道他是一位天主教神父,一位将牢底坐穿的烈士,一位光荣的殉道者,及为着爱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英
保持了令人不解之缄默,虽然有人分析说,教宗如此之态度,源于三个原因:一,担心在追随教宗和追随法西斯党的意大利教会人士中造成分裂;二,担心削弱意大利法西斯的力量,为布尔什维克大开方便之门;三,担心意大利法西斯分子一旦遭受攻击
教宗说:如此众多的信众向外移民、遭受迫害和殉道的历史,在全体亚美尼亚人心中留下深刻伤痕。
隆巴尔迪神父最后表示,教宗愿意通过这项举动表达他关怀所有因信仰而受苦的人,尤其关注遭受迫害或宗教自由受限制的基督信徒,并为他们祈祷。
他也因同一理由先遭受流放,后来于1801年在汉城的监狱被处死。朝鲜教会在接受福音之初就遭到政府严厉迫害,历时大约1百年,其间1万多信徒殉道。时至1886年朝鲜同法国签订条约后,才有宗教自由。
多少人因自己的信仰遭受迫害,被迫离弃自己的家园、敬礼场所、土地和亲人!多少人命丧亡!多少苦难,多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