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行队伍前头若有教友高举著红色布条,写着「纪念耶稣受难/为台湾社会祈祷」,旁观民众就知晓游行目的。 台湾天主教会的「走上街头,传播福音」行动目的本是要向教外民众传扬天主救恩和祂的在世教会。
在堂门前面的公路上,从路口开始,每隔大约十几米的距离,就拉有红色的标志性庆祝横幅引导。庆典当日,更有总铎区南桥天主堂的两班乐队和腰鼓队前来助兴,使喜庆的氛围格外浓烈。
祭台布置得庄重、美观大方、灯火通明,10多米长的红色大拱门,立于祭台前,弥撒由党明彦助理主教主祭,4位神父襄礼,3000余人参与,整个广场秩序井然。25日中午12时,弥撒仍在堂院举行。
一缕阳光在我的脸上闪动,瞬间放大了我所有的发现,有些酸楚的双眼感受红色的光明。虽然我使尽全身气力仍然睁不开眼睛。(吴春英)
另一个房间的结构则有不同:它有着由砖块构成的墙壁,铺有来自斯巴达、埃及和现在的突尼斯的红色、绿色和蜂蜜色大理石地板。这无疑表明了该房间有着特殊的用途,但具体细节仍不清楚。
修葺的围墙加了红色帽檐,清新悦目;新建的小会议室窗明几净,新桌椅摆放整齐,庄重雅致;苦路园内十字图案的小柏树、小石竹红花生机盎然……上午9点,宽敞的堂院里,彩旗猎猎,锣鼓喧天,教友们扭着欢乐的秧歌,迎接朝圣的亲人
历任主教简介、教会印刷事业、天主名称的来历、天主教名称的诞生、服饰本地化、中国风格圣像绘画、神职人员中国化发展、建国后历任主教简介、神父简介、制度中国化、礼仪中国化、圣乐艺术中国化、教堂建筑中国化、对外交往、红色教堂
“天主用千万种方式,召唤千万种人”乃是一首圣歌中的一句歌词,想来也是千真万确非常恰当,从天堂诸圣的“百花园”中我们则不难看出他们千姿万态的成圣方式:有为信仰的“红色玫瑰”,有终身贞洁的“白色玉簪”,有克苦补赎的
也是2005年,我在内地一个城市,也遇到一件同样感人的经历,晚上到一户教友家去吃饭,看到他家卫生间的洗手池下,放着一个红色的塑料桶,用来接水。我问主人为何在下面放个水桶?不让水直接流走?
身穿绿色祭衣的教宗,举目所见皆是黄色、红色、米色的鲜艳羽毛,呈现出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差异中的和谐”。共祭神长们踩着鼓声及歌声的节奏,朝着祭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