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修院的课程设置上偏重了太多的伦理方面的教育,而对知识,或者是对历史的认识还需要大力的去加强。我们在修院受的教育伦理方面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在讲道时多讲伦理要求。
自1995年起,他一直是全球伦理基金会的主席。孔教授毕业于德国杜宾根大学,后也在母校当荣休教授,基督教研究所所长。
这是其他生物所没有的现象。
水滋润一切生物;能解人们的干渴。水柔软温顺,人见人爱。所以说:水是诸德圆满的化身。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世界上一个生命都不会存在。水虽温柔,但能以柔克刚,并非软弱无能。它要发起威风,谁也害怕。
其间,在罗马宗座圣阿丰索学院学习伦理神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004-2008)。自二OO八年起,担任基太迦总主教区(布隆迪)神学院伦理神学系教授。
医生和患者都应当结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想办法。 专家们说,人是社会的人,也是生物的人和地球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节律、天人合一节律不应当打破。
跟随圣亚丰索的善表,教宗邀请伦理神学家、传教士和听告解的司铎与天主的子民建立生气蓬勃的关系,从他们的角度审视生活,“好能认识他们遇到的真实困难并帮助他们治愈伤口”。
1998年他第一次到中国人民大学,就是与我们共同举办“世界伦理与中国传统伦理”的会议。其间还为他和我的老师方立天先生组织了一次“世界伦理与佛教哲学的对话”,对话稿后来收入人大的《名家演讲录》。
2010年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因他在哲学和生物伦理学的成就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12年2月18日的枢密会议中擢升他为枢机。
会议发言者,罗马圣亚丰索学院的生物伦理学教授法焦尼神父指出:人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是一个公义的问题,天主创造了世界,并将世界赐给了所有的人,因此,基督信徒的生态观是个人责任意识,应该承认他人以及动物、地球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