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中,公教青年诵读了经文《荡子的比喻》,生活中,我们常如长子,不善宽容宽待他人之罪。我们又常如荡子,没有善用天主赐予我们的物质、精神、健康等诸多财富。
潘老师还讲了圣经概论,启发教友积极学习圣经,要不然就是一个空壳子教友,特别对堂区负责礼仪的教友进行了重点指导,他讲课幽默风趣,运用举例、形象的比喻帮大家理解学习。
我想起主耶稣所讲过的那个比喻:有一个人设了盛宴,邀请了许多人。到了宴会的时刻,他便打发仆人去给被请的人说:请来吧!已经齐备了。
赵建敏神父深入浅出、详细地给教友讲解了若望福音第四章的耶稣向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一段圣经,分析透彻、比喻形象,把圣经中耶稣和撒玛黎雅妇人两个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教友们听得懂,记得牢。
我喜欢事情是明晰的,他却用比喻对我说话。我喜欢有诗意的事物,他却谈论现实的事物。我喜欢平静,他却喜欢我被干扰。我喜欢暴力,他说:愿平安与你同在。我拔出剑,他说:把它拿开。
弥撒中特邀来自迁安杨各庄堂区的刘允山神父为大家讲道,刘神父说:“今天路加福音记载一百只羊有一只迷失了,牧人留下九十九只而去寻找另一只迷失的羔羊,透过这个比喻,让我们想到主耶稣圣心对人类的爱。
在六天的时间里,何神父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和灵修经验,以路加福音中“荡子的比喻”(十五章11-32节)为主题,帮助大家深刻反省在多年来,铎职生命中,每一位被天主召叫的恩典及其使命的伟大,能成为“基督代表
在这个基础上,天主教徒与救世军能互敬互重、彼此协助,为耶稣所说的酵母与面团的比喻作出见证(参阅:路十三21)。教宗说:「无偿的爱激发那些服务有需要者的举动。这份爱不只是酵母,更是面包刚出炉的香味。
念经前,他省思了当天福音记载的荡子的比喻(路十五11-32)。教宗强调了对痛悔己过的人要采取的两种态度:即,举行宴会和喜乐!
教宗在接见中省思了福音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他说,这位撒玛黎雅人动了怜悯的心,接近那位“路边受伤的人”,因为“他的心是温柔的,不是僵硬的,他有怜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