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背景下,耶稣受难像在文艺复兴之后变得多见起来,到了戏剧化的巴洛克时期,就有了一些经典的杰作。
4月10日圣周五(救主受难纪念)1.诵念和默想耶稣受难始末(若18:1-19:42)2.诵念玫瑰经痛苦五端3.拜苦路(朝拜十字圣架)4.遵守大小斋5.痛悔自己的罪过(发上等痛悔)6.添加一项特别祈祷意向
今年圣周期间,天主教徒省思了主基督受难、死亡及复活的奥迹。这虔敬的生活与战争和暴力仍然比比皆是的环境之间,显然存在着强烈的对比。
2.要守斋,教会一年中有两个日子:圣灰礼仪及救主受难纪念日,要守大小斋。3.要诚心祈祷,多和天主在一起,悔改补赎。在40天的斋期中,完成基督的使命,传播主的福音。最后,教友们有秩地领受了圣灰。
疫情三年基基团暂停了佘山朝圣,以往每年的圣周五下午基基团都会在佘山重走基督受难的苦路;在5月圣母月进教之佑瞻礼举行鲜花朝圣活动。
撰写默想内容的意大利籍布雷甘蒂尼(GiancarloBregantini)总主教,在耶稣受难的苦路十四处中,提出今日世界的创伤以及他身为南意大利教区主教所熟知的一切悲剧,包括因有毒废弃物导致的死亡,还有在人满为患的监狱中受刑人的生活条件
圣母、耶稣多次显现给她,敦促她传扬恭敬耶稣苦难圣容的敬礼,以赔补耶稣受难时所受的苦辱,并赔补耶稣在圣体内所受的忽视和凌辱。耶稣给她一幅印在殓布上苦难圣容像,像边有题词:“啊!
教宗指出,「耶肋米亚先知这段章节的确预示了主耶稣的受难。敌人说的不是『让我们战胜祂,赶祂出去』,而是『让我们令祂生活艰苦,折磨祂』。这是先知遭受的磨难,却也蕴含了有关耶稣的预言」。
下午2点半,衡水教区封新卯主教、阜城堂区本堂田金响神父在阜城堂区主持了庆祝活动,与120多名信众共同追忆了耶稣基督在世时荣进耶路撒冷的场景并举行了游行。
随后,神父们一一发言,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收获,张河山神父分享到:当我踏入学校的大门时,看到学生们充满激情、渴望知识的场景,十分感动。下次我一定为培育中心再多捐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