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这位德国圣女是两间隐修院的会祖及院长﹐在她所行的事迹中﹐透显她对启示真理深入、正确且忠信的卓越认知。
教宗在序言中指出,此书并非作为训导,而是分享他对救主不同面貌的不同体会。●《纳匝肋人耶稣》第二部(2007)这部内容丰富著作叙述了基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并以哲学的反思谈论历史上的耶稣,直抵人心。
(罗13:11~12)四位圣史所记载的救主耶稣在受难前向宗徒们说的话中,都提到圣伯多禄对主说了他要与主一同受死,决不逃跑。但主却警告他,在“今夜鸡叫以前,他要三次不认主。”
我们藉着祈祷成为天主的子女,否则便要成为魔鬼的奴役,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处于中间地带的,不进入基督的阵营,必定要被纳入魔鬼的巢穴。祈祷是我们得救的保障!祈祷是我们生活的力量、生命的港湾!
二、人性依据我们见了熟人的母亲,尚且行礼问安;见了朋友的母亲更是恭敬有加;英雄的母亲会受到全国全民的敬仰。
「倘若有些行为有时无法帮助他人接近耶稣,或者有些时间表和计划不符合所有会来告解亭的人的真正需求,我们就必须加以反省;倘若人所制定的标准比宽恕的意愿更有分量,或者我们的严厉会远离天主的温柔,我们也要加以反省
他们意识到自己卑微和贫乏的处境,懂得依靠上主的慈悲,期待这位唯一能帮助他们的救主。因此,他们做了祂的门徒,领受了必得永远安息的许诺。这一许诺也将延伸至万民。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RanieroCantalamessa)神父12月23日上午在宗座大楼救主之母小堂带领圣座人员进行将临期第4次默想,教宗方济各也在场参加。
教宗解释道:基督徒的希望正是从耶稣这种反对人类死亡的态度而获得的:如果说死亡临在於受造界内,但它却是一种损害天主爱的计划的伤痛,救主耶稣愿意治癒它。《福音》记述一个名叫雅依洛的父亲,他的女儿患了重病。
虽然我们深信,救主耶稣的神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全在饼酒形内,是我们的生命神粮,是我们的灵魂饮食,但由我们对待至尊圣体的疏忽、冷漠、毫无真诚热情的态度来看,任何人都会对这端奥理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