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里堂区郑喜恩神父以耶稣降生的今日启示为题证道,介绍耶稣降生时的情况,分享人类的痛苦,而耶稣的降生就是给人更新秩序,带给人类救赎的恩典。
教会愿意「携手合作」,减轻最有需要者的痛苦。「身为斯科普里之女的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是教会关怀人类苦难的非凡要角,她从不停歇地为最贫穷的人服务,向不同种族和国籍的男女敞开心灵」。
纳匝肋之家现任副主席切利(ClaudioCelli)总主教在教宗到访前向梵蒂冈电台介绍说,「塔尔迪尼枢机当时希望回应人们严重的问题、二战遗留的痛苦。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於1992年钦定世界病人日时写道,对所有信友而言,世界病人日「是祈祷、分享,以及为教会的益处而奉献自己的痛苦的有力时机,也是呼唤众人在病弱兄弟的面容上认出基督面容的时机」。
接著,教宗鼓励他们对未来抱持信心,无论过去有多么痛苦,现在是何等艰难,都不要气馁,却要展望未来,信赖上主。教宗最后保证会为伊拉克的所有青年男女祈祷并赐予降福。
有些寂静的夜晚,「罪行和恶事」猖獗,人们痛苦不已,不断受到威胁和迫害,「漫漫长夜,万籁无声」,但「这些夜晚并不圣善」。然而,「耶稣圣婴将这些凄凉寂寥的黑夜转变为圣善夜,在我们内倾注纯爱之光」。
并勉励司铎不要害怕把时间用在阅读和默想圣经上,因为圣言是善行的顾问和忧虑及痛苦的安慰,是唯一的富饶。教宗最后也向其它基督信仰教会的代表和团体讲话,祈求天主让人们增加对圣言中关于合一的意识。
教宗说,通过默想玫瑰经各端奥秘,能令人的生活不论在喜乐、光明或痛苦中,都朝着耶稣走去。
不同信仰不但不会导致人们分裂,反而能让人们齐心协力地使饥饿的人吃饱,给衣不蔽体的人衣穿,为痛苦的人带来安慰、并在废墟上进行重建。
教宗把这个祈祷意向延伸到整个教会,以坚固众人同伯多禄继承人之间的团结,也为了使在中国的天主教徒恒心做出活跃的基督信仰见证,尽管他们每日遇到许多困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