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诞节即将来临之际﹐教宗本笃十六世按照往年惯例﹐于12月21日星期五﹐在梵蒂冈接见圣座各部会首长和旅居罗马的枢机们﹐由枢机团团长索达诺枢机主教代表向教宗致敬。
这一次由巴基斯坦在意大利基督信徒协会组织的追悼活动,于三月六日下午十六时三十分,在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所属的罗马宗座圣伯多禄公学隆重举行,生活在意大利,特别是在梵蒂冈圣座各部门工作的巴基斯坦司铎、修女和平信徒们等深切哀悼巴蒂
诵念三钟经之后,教宗除了为菲律宾台风的遇难者祈祷外,也提到1938年11月9日夜晚罗马犹太人被纳粹带走、即将承受大屠杀的悲剧。
后来听说他们有事要来意大利罗马,我们相约见面,我记得好像吃了pizza,聊了一些近况,相谈甚欢,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们。”
谈到耶稣受审判,教宗称比拉多知道耶稣没威胁到罗马的治安,但比拉多需要处理政治现实,包括指摘耶稣的人所施予的压力。教宗从耶稣被判刑去反思真理的意义时称,没有真理,人就无法领悟生命的意义,任由强势来支配。
而人生的这个季节,我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揣着远大的抱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步入了憧憬已久的大学,开始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参与研究的社会学家包括澳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郝志东、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副教授陈慎庆及讲师谭翼辉,以及国立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郭文般。
9月12日下午,教宗在德国巴伐利亚邦牧灵访问行程中,在他昔日讲学的里根斯堡大学向学术界发表演说。演说的主题是《信仰、理性和大学:记忆与反省》。
1915年10月,年轻的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现一本作者名为“天主教司铎黄伯禄斐默氏”的《集说诠真》(上海慈母堂藏版),于是在日记中记道:“此书盖为辟多神迷信之俗而作。
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精神性、健康和宗教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艾尔特梅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所有人都在涉及生命以及生命给予我们的东西上有着这些基本的、深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