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教宗鼓励他们重视文化中的一些“美好”的方面,诸如,相信复活及对逝者灵魂的尊重。教宗说:“每个文化和社会团体都需要净化和成长。”
该主题选自《若望福音》,是耶稣的临别赠言:祂在离去前叮嘱门徒们怀着对复活的确信,活出受难和死亡的奥迹。
他强调了“愿你们平安”的问候语,呼应了复活的基督的精神,并表达了希望这份平安能传遍世界各地的愿望。
弥撒纪念的是基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但藉着劳工与企业家的禧年活动,也愿意是一次感恩的庆典。我强调今日企业家和劳工的一些基本意义。我冒昧地说,企业家是一种召叫。
结婚十年,才知道妻子是天主教信友,1982年她买来一本《新经全集》吸引我逐渐把目光转向了神,读过三遍后有些肤浅的收获:1.人是唯一有灵魂的,死去的人必定要复活;2.共产主义思想源于《圣经》;3.中国人称真神为老天爷天地三界十方真宰天主的称谓更明确
——2013年复活前夕守夜礼讲道教宗要求信徒们接受复活的耶稣进到生命里有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眼泪就是我们看见耶稣的眼镜。
(箴十二28a)第一天:在交谈中与主同行在旅途中与复活的耶稣对话。(路廿四13-25)进行对话与交谈之所以重要,在于那是克服障碍的方法。
从老城出发,走进圣经里 《圣经》里的许多故事:耶稣传教、遇难、复活等许多传说,都能在耶路撒冷找到相应的地点和遗迹,这无疑让这座城成为了基督教最神圣的地方。
因此,跟随他,这意味着是一件永远的复活事件:留下自己所拥有的,只做另一位喜欢我们做的事。那即是他的愿意和力量将透过司铎去滋养世界和全人类。在接近厄里亚的火战车时,即是愿意接受为圣神的烈火焚烧。
在今年四旬期的开始,礼仪中再次要求我们实践圣经及基督徒传统所重视的的三项补赎行为∶祈祷、施与、斋戒,为预备自己更加善度复活节,进而体验天主的能力,正如在复活前夕所诵唱的∶「驱逐邪恶,涤除罪过,使堕落者痛心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