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元月5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中对耶稣的养父、大圣若瑟的父亲身份,以及当今时代作父亲或母亲的深层意义进行了省思。
教宗公开接见教宗方济各元月26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以大圣若瑟的四个梦为核心展开要理讲授。这位义人的榜样有助于我们分辨天主的声音。教宗首先阐明,在《圣经》里,「梦往往被视为天主启示自己的方法」。
1955年,他进入陕西安康修院学习,立志要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三年后,1958年,安康修院被解散,为当时的修生安排工作,他拒绝安排工作,回家务农,以等待修院复课。
除热情接待和随时解答教外友人提出来的有关教会、教理和信仰方面的诸多问题外,还赠发了信教要理宣传材料1000多份。
“我喜欢,因为有人向我说:我们要进入上主的圣殿!耶路撒冷!我们的双足,已经站立在你的门口。”(咏一百廿二1-2)在这段圣咏和号角声中,罗马城外圣保禄大殿的圣门缓缓打开。
教宗方济各3月27日逾越三日庆典前夕,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周三公开接见活动,要理讲授的主题就是“忍耐”的德行。
教宗方济各9月4日下午在雅加达圣母升天主教座堂会见了印尼的主教、司铎、执事、奉献生活者、修女、修生和要理教员,向他们发表了一篇讲话。
当天是圣灰礼仪,教会开始四旬期旅程,教宗的要理讲授便以四旬期为主题。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约5万名朝圣信友强调,善度四旬期就是改变生活,不求回报地爱近人,对我们所遇到的败坏及不幸境遇不习以为常。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圣神七恩,这一次他谈了超见之恩。教宗强调,超见之恩就是天主以祂的圣神光照我们的心,使我们领悟正确的言行举止和该走的道路。
在开幕典礼上,教宗与罗马的本堂神父、要理教员和信友们开怀畅谈。教宗谈到许多写信给他的人和会晤中遇到的人所面临的恐惧。这些人向教宗讲述了自己的际遇、压垮他们的重担,他们甚至怀疑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