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能被压抑的问题,即使有人听到後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感到困惑,陷入自我惭愧,因为他出卖了他的兄弟,也许只是为了几包毒品,或者一个错误的国家利益的概念,抑或出於虚假的良知,认为只要目的正当就可不择手段
若开邦卑谬教区的皮雍.曹(PyoneCho)总主教说:「我们只是提醒教宗『罗兴亚人』一词在国内依然是敏感议题,所以他到访时最好还是不要使用。」主教们得悉教宗把其旅程首站从印度改为缅甸后提出了建议。
我们如果只是「遵守祂的法律」,无法取悦祂。因此,教宗鼓励我们反省,我们是否每天对祂说:「上主,我爱祢!」「爱倘若丢失,基督徒的生命就成了贫瘠的,成了无法实践的道德,不知为何而为的框架」。
教宗指出,死亡对相信的人是一扇完全敞开的门,对怀疑的人则只是一线从孔眼中透出的微光。当与耶稣相遇的光照耀我们时,死亡将是我们所有的人一份恩宠。
当时我尚未能确定什么意思,只是有一种感觉,如对工作缺乏兴趣、热情;但身处教堂之中觉得很平安,且是我人生经验中从未有过的那种平安,具体我也难以表达清楚(而在这几年的等待中,好多教友愿帮我解决工作,都被我好言谢绝
只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成了耶稣的负卖者——负心人加出卖者。故事就此打住。这段圣经里有让我感慨的两个人物:犹达斯和玛利亚。一个为了三十块银钱就能出卖恩师。
耶稣与一个外邦无名妇人相遇,她以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挑战耶稣:救恩只是为犹太人吗?
我今天不是单身,只是独身。我家不是我一个人,教会就是我的家,你们都是我的家人。众教友为我祈祷了十五年,使我终于站在祭台上。请允许我向天主跪下,也向你们众教友跪下。在他跪下时,掌声不断。
在旷野中的这段时期内,无论我们选择做什么,一定要记住:四旬期不仅只是要空虚我们自己,也是要求我们更要用一些善工充满我们的时间,使我们更接近天主:祈祷、读圣经、默想和省思、参与弥撒、办告解,恭领圣体,或做其他一些善工
现在家庭公祷意识淡薄,影响着教堂的气氛,有的教堂公祷只是走个程序,参加的人少,参与念经唱歌的人也少,只有几个人念或唱,甚至公祷用录音机代替,如形销骨立。在教堂,众信友聚在一起公祷有特殊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