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到乡里人死去就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人生一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生从何来?死又往何去呢?
在我的身边,尽管有很多人并没有什么信仰,但是我信。每每抬头仰望苍茫的天宇时,我总能感觉到有一双慈祥的眼睛在注视着我,那种宽容与爱意,常常使我的双眼情不自禁地湿润了。
参加这项大会师的青年该当分享什么?答:首先是这段他们一起走的旅程,因此通过彼此认识学会接纳文化、宗教和语言方面的不同之处。能够进行对比,除了免不了的问题外,会帮助他们互相接纳和发现彼此间的富有。
在21世纪里,没有福传言行的教友,算不上什么好教友。另一方面,教会对发展新教友的人也没有进行一定的表扬和鼓励。教会内部本身就达不成共识,又怎能形成良好的福传氛围呢?
问:弗罗总主教,您是圣座驻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常任观察员,请问,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和平能做什么贡献?答:教科文组织的规章中指出,战争生于人心,因此,必须从对心灵的教育开始。
关于圣座这份新文献,梵蒂冈电台访问了意大利家庭论坛负责人之一,保拉·索阿维女士:问:索阿维女士,您对圣座强调的负责任的生育有什么看法?
那时的我常进堂,领圣事望弥撒,却什么也不懂。有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因为吃饼得饱、或因渴慕耶稣的神迹、或因有求于耶稣而不得不来拥挤耶稣的人们。我尽管也在用力地拥挤着主耶稣,但是看不到生命改变的痕迹。
12日,教宗在其德国家乡发表演讲,提到“圣战”,并引述14世纪拜占庭基督教皇帝曼纽尔二世的话:“告诉我(回教先知)穆罕默德带来什么新信息,你会发现那是邪恶野蛮的,诸如他命令以刀剑传播他的信仰。”
老人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讲座希望堂区多多举行,一位71岁的老伯说:我们老年人,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什么毛病都开始找我们了,对这些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知识要多听听,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发挥余热,为主继续做工。
慈悲禧年的开启告诉了我们需要什么,这需要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尤其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