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今年1月31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结束之际宣布,接近耶稣祖父母圣若亚敬和圣妇亚纳瞻礼的七月份第四个主日,将举行世界祖父母和年长者日。
我是天主,我是救世主,是玛利亚的独子耶稣,我现在告诉你的,你仔细听吧!你今晚来的目的是代替那些凌辱我的人作补赎。他们忘恩负义,罪大恶极,他们明知故犯大罪,明知道我是爱他们的,可是他们偏偏离开我。
他会喊,且高声喊“达味之子,可怜我吧!”(48节)不过,耶稣听到了他,看到了他,让他表达他的意愿,耶稣问他:“你愿意我给你做什么?”
(玛25:40)基督的声声呼喊在这个世代显得更加急切、深沉和无助。他一直在期待,期待着有你、我、他,为他身边的每个最小弟兄伸出援助之手,即使是“一杯水”。而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圣经中记载玛窦讲耶稣传播福音的方式:“耶稣走遍了加里肋亚,在他们会堂内施救,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民间各种疾病,各种灾殃。”(玛9:35)。这就是说,耶稣的福传,既宣讲福音,又治愈病人。
“天主的临在”是当天上午的主题,选读的经文是《出谷纪》第卅三章7至17节、《玛窦福音》第廿八章16至20节,以及圣咏第90篇。
习惯上大家总会说某某人恩宠很大或特别多,例如:圣方济、圣佳兰、或德肋撒姆姆等等。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错,但这只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由结果引出的观点。然而,圣经的启示却更深刻地显出恩宠的本质。
缅甸:信友们在仰光圣玛利亚大教堂参加圣诞节弥撒。瑞士:在节日,人们成群结队的到蒙大拿滑雪。印度尼西亚:在圣诞节和新年之际,成百上千的信友在望加锡大教堂(attheCathedralChurch)祈祷。
今年祈祷周的主题是“我们在东方见到了祂的星,特来朝拜祂”(参阅:玛二2)。去年,教宗因坐骨神经痛复发没有亲临现场主持礼仪,由圣座促进基督徒合一委员会主席科赫(KurtKoch)枢机代劳。
通过学习圣经“耶稣在撒玛利亚人中间”(若4:1-30)及“若望和雅各伯的母亲的请求”(玛20:20-28)等,使大家明了人不当只靠水活着,而是要靠主的恩宠和那“在人心中成为涌到永生的泉水”(若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