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巴郎的妻子撒拉生依撒格之前,亚巴郎与其婢女所生之子依市玛耳(创:16)的后裔也成了一个大民族,即日后的阿拉伯民族。亚巴郎175岁时与世长辞。他的儿子依撒格把他埋在玛默勒山洞内,和撒拉埋在一起。
如同当初他为厄玛乌二徒讲解圣经一样,我们也同样邀请主耶稣亲自向我们解释经上有关他的记载。无论我们是读出谷纪、圣咏、先知书或福音及书信,它们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心火炽热。
(玛8:25)然后耶稣便平息了海面的风浪。当耶稣被悬在十字架上时,他再也感受不到他与天父紧密相连。他极度悲痛地喊叫:「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
(玛二十:1~16)诚然,因为不再讲正义,所以就只看到“多少”的区别:工作的时间长,就应拿更多的工资,这似乎很是顺理成章。可是从正义的角度看,整天受苦与一个德纳是公平的交易。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1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他引用当天礼仪读经所记述的祸根悲剧,勉励信徒要警惕划一思想,警惕世俗精神,不要拍卖自己的基督徒身份。
这种话正是主耶稣比喻中那个可恶又懒惰的仆人(玛25:26)常挂在嘴上的。若说读不懂圣经,是谎言——难道耶稣门徒比我们更有文化吗?保禄论及当时的基督徒说:弟兄们!
让大家重新认识基督徒的双重生命,必须供应双重需要,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出的一切言语(玛4:4),她效法圣保禄宗徒要求格林多人一样要求大家用双重目光放眼世界,我们并不注目那看得见的,而只注目那看不见的
要理讲授结束後,教宗提到5月13日周五是法蒂玛圣母纪念日。教宗强调,法蒂玛圣母的显现再次邀请我们祈祷、悔改和皈依,不再得罪天主;提醒我们人类必须全然信靠天主,祂是爱与慈悲的泉源。
(玛19:26)可见,我们改变的支持力量就是天主的大能与爱。若我们因爱天主、在主耶稣复活的喜悦中怀着感恩的心告解悔改,就会不因自己的罪再伤害天主,就有了改变的动力。
教宗方济各9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提出这个问题,强调在心灵黑夜的时刻应注重静默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