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祈求妳与今天在罗马、意大利及世界各地遭到类似处境的家庭同在,好使他们不致于自生自灭,使他们的权利得到保护,因为人权先于一切合理要求。
三十年前,若望保禄二世便写说:“当代人的处境似乎远离道德秩序客观的要求,远离正义、甚至远离社会爱德的要求。人越来越成为东西的奴隶,成为经济体系的奴隶,成为生产的奴隶,成为他自己所生产的东西的奴隶。
这就是人类历史的处境,如同在经常发生狂风暴浪的海洋中航行一样。而玛利亚就是一颗明星,她引领我们走向出现在阴霾之上的太阳耶稣基督,赐给我们所需要的希望。
文告行文流露出教宗对世界上许多处境艰困地区的关怀,他特别谈到中东、伊拉克、巴基斯坦、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他谴责经济上的不公义,毒品交易、迫害等现象,要求人类作深入的归依。
我们唯有行动起来,关注许多需要帮助的弟兄姐妹的劳累和不稳定的处境,与那些需要领受油膏的子民一起高声呼求:“主,耶稣,请来吧!”“盘点”事物才是合情合理的。
温立光一九六四年在法国北部成立首个方舟团体,事缘他目睹残疾者照顾机构的恶劣处境,它承担了父母照顾残疾儿的压力,却忽略残疾者的益处。温立光遂邀请其中两名智障男士到法国与他一起生活,方舟团体由此诞生。
很多人谈及司铎短缺的问题,同时也有与会者澄清,开放让「通过考验的男人」承担教会某些职务,并不代表改变教会的独身制;但这制度就像所有的人为制度一样,总会在某些具体处境下出现例外。
教宗指出,这是一种「隔阂」的悲惨处境:与恩宠、与历史、与他人之间的隔阂。我们若是与恩宠产生隔阂,就会执著于自己的遭遇和忧愁里,恩宠的世界逐渐变得事不关己,圣人仿佛只是「孩童时期想像出来的朋友」。
非洲主教们把世人当下的处境与门徒们在耶稣复活升天后的经历相提并论:当时,耶稣的门徒们气馁又胆怯,圣神的降临改变了他们。神长们指出,耶稣的名字是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
磊思‧若望举例说,某位在印度的人士指出,在封锁状态下,空无一人的街头使得乞讨者的处境格外艰辛,他们甚至无法翻垃圾箱找食物,因为流浪狗在那里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