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事实上,天主的救恩计划也藉着人身体上的衰竭、不生育和软弱无能的贫乏得以实现。选民由不生育的撒辣和已近百岁的亚巴郎诞生(参:罗四18-20)。依撒伯尔和年迈的匝加利亚也生出了洗者若翰。
教宗表示,荡子回头的比喻多少解释了这个问题。「百姓感到需要救恩,他们无法凭著知识来分辨善,所以需要牧者的指引。百姓亲近耶稣,正是因为他们把耶稣视为牧者」。
教宗解释说:「在危机时刻,必须怀著坚定不移的信心。那些离开的门徒,就是半途换马的人,他们寻求另一个说话不那么生硬的师傅。」然而,在困境中,我们应当「态度坚毅,沉著冷静」。
教宗接著解释要如何分辨天主的声音与诱惑的声音。教宗说:「天主的声音从不强迫人:天主提出建议,而不强加于人。
巴乔神父逐一解释说,国内流离失所者经常遭到漠视,接纳的意义在于认识他们的处境,协助他们为人所知。在保护方面,由于还没有国际渠道,保护的责任托付于各国。而为了保护他们的尊严及权利,圣座呼吁付出额外努力。
耶路撒冷拉丁礼宗座署理皮扎巴拉(PierbattistaPizzaballa)总主教日前向本新闻网解释新冠疫情给当地带来的危机时如此表示。他指出,持续的疫情使得朝圣者无法到来。
甘比诺女士解释说,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这意味著夫妻必须负起教育者和灵修陪伴者的责任。因此,必须帮助他们“发现基督的大能临在于他们每日的挑战中”。
斯泰拉枢机解释个中的含义说,如果我们感到自己的信仰该当传扬出去,我们看到的就不只是司铎的住所和圣堂的墙壁,而是那些需要这信仰的人。枢机指出,“堂区至今或许感到自己是需要守护和保护的殿宇和城堡。
帕罗林枢机进一步解释,带著天主之母光荣升天的样貌,活出感恩圣事,谦逊地分辨,意味著要身体力行当天弥撒读经和福音所教导的,「不害怕、不退缩、不屈服」,却要怀著喜乐把荒漠变成安全的避难所,不得使用暴力。
教宗方济各解释圣母升天带给我们希望的理由说:“我们中的一个人以其肉身居住在天乡,这给予我们希望:我们晓得我们是珍贵的,注定要复活。天主不会让我们的身体消逝在虚无中。与天主在一起没有什么将会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