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世界只是一个短暂的旅途,所以要珍惜生命,在有生之年要效法耶稣,克己立功。她常常对我说:“现在做的克苦、补赎,都是将来天堂的幸福财富。”她祈祷很认真,就是玫瑰经在晚上也要念好多遍。
她不怕山洞贫寒,不嫌马槽卑贱,怀着无限慈爱与赞美的心情迎来天地君王悄然诞生,向全球举起了一盏光照所有旅途的明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志者事竟成。”
对于生命旅途中所发生的变故,我们忧闷,我们困惑,我们原想找到了救世主,他承担了我们的罪债,负担了我们的疾苦,我们可以安享人生,无忧无愁。可是我们想错了,正如耶稣所说的:无知的人哪!
而这里所说的劳苦争战,并非让我们去争夺人世旅途的财富、名利、权位、虚荣,却是让我们不断地攻打自己的私欲偏情、阴暗,攻打自己的高傲、自私、贪婪。
教宗说:「上主总是与那些祂邀请踏上这段旅途,并回应『我在这里』的人对话。祂很有耐心,非常有耐心。
这同样的慈悲目光曾看穿宗徒们的内心,激励他们走上新生命的旅途,跟随并宣讲他们的老师。在这幅圣像中,耶稣注视着我们,似乎也向我们呼唤:‘你是否准备好放下你过去的某些东西来跟随我?
这同样的慈悲目光曾看穿宗徒们的内心,激励他们走上新生命的旅途,跟随并宣讲他们的老师。在这幅圣像中,耶稣注视着我们,似乎也向我们呼唤:‘你是否准备好放下你过去的某些东西来跟随我?
教宗最後总结道,四旬期是我们悔改的圣事标记,我们从奴役走向自由的旅途。这是一条需要不断更新的道路。我们基督徒的希望在考验、试探、幻象和妄想中得到锻炼,像童贞圣母玛利亚那样刚毅和坚定。
教宗最後勉励人人对穷人感到「有所亏欠」,好能「互相扶持,实现让人蒙受救恩的相遇,信德获得支持,爱德富有成效,望德受到鼓舞,在迈向上主的旅途中继续前行」。
行走需要谦卑地回归我们自身的脚步,并对旅途同伴表示关切,因为只有我们一起走才能走得好。总之,行走要求不断地自我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