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满回答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16:13-16)。在西满回答之后,主耶稣基督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伯多禄---意即“磐石”,并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了他,更将赦罪的权柄也赐给了他。
不过我相信耶稣说的那句话:“不要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更应该寻天主的国及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 1980年复活瞻礼刚随他去三矿,插完晚稻又随他去武宣经堂村,一去就差不多一个月。
五六年前,我就开始一方面努力钻研灵修神学,一方面应用于实践上潜心默观神修。圣十字若望、托马斯·默顿、大德兰等灵修大师的著作成了我依依不舍的枕边读物。
天主说:“好,依你说该用什么字写呢?”那人回答说:“用中文吧,因为中文最容易理解。”天主又问:“那不认识中文的怎么办?”“那就添上英文吧”。“那些既不认识中文又不认识英文的人怎么办?”
教宗在讲话中也提到休息、默观和同情间的关系,它们能构建“心灵生态”。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敦促艰辛传教归来的宗徒们休息一会儿(谷六30-34)。
“请看父赐给我们何等的爱情,使我们得称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们也真是如此。世界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为不认识父。”(若一3:1)有一弟兄许久没有来教堂参与弥撒了,所以神父到他家探访。
他告诉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信友,基督信徒是凭一颗没有自负的心和对天主的喜悦信赖来祈祷。我们该如何向天主祈祷呢?教宗说,要效法耶稣。
看了他家的情况,我心里一下明白了,是物质享受迷了这个年青人的心窍,于是耐心地给他讲了天主的爱,讲了耶稣的救赎,然后给他讲了天主透过孩子的事对他的召唤……接着我又给他讲了身边的几个见证。
“你信天主吗?”我问他,“信。”声音微弱。“那你现在能告解吗?”我又问,“不能,我不会……”他的伤口往外冒血。经过一番解释和劝勉,他答应痛悔已罪,让我为他赦罪并举行傅油圣事。
这个主日结束了复活节八日庆典,由于当天同时也是天主慈悲主日,因此,教宗在念经活动中告诉信友们,教会的使命是向所有的人宣报福音和天主慈爱的欣喜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