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要从你们施舍的对象学会乞讨。这不太容易理解。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学会乞讨,从我们帮助的人身上,学会谦虚地领受,学会领受穷人传的福音。」
这香液原可以卖三百多块银钱,施舍给穷人岂不更好!从玛利亚的香液来看,像是富裕人家。从她们一家人常常收留耶稣师徒数人也可推知。但三百银钱仍是令人咋舌的数字。
教宗说:孩子们明白了真正的爱德不是施舍我们剩余的,而是出於我们所需要的。我们蒙召奉献自己所需要的时间,而非剩余的时间;我们蒙召立刻且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才华,而不是先将才华用於实现个人和小团体的目标。
买东西多找的钱必定归还,上下公交车搀扶老人,看见穷苦的人必定施舍,时常看望生病孤苦的人……尊老爱幼,怜贫济困,这是我妈的一贯的处事原则。
如果这些做不到,我们能做到公义、仁爱和慷慨施舍吗?有时候,我们批评那些只知道念经祈祷的人,可是我们能做到常常祈祷吗?有时候我们批评那些在街上宣讲福音的人是法利塞人,我们有这个勇气吗?
耶稣以这样的目光向少年指明,为跟随祂得先变卖一切,施舍穷人。然而,耶稣的目光并未打动少年的心,甚至使他闷闷不乐,因为他的心事奉着两个主人,天主和钱财。
她虽然年老,但因儿子儿媳孙子的关爱,身心健康,常怀喜乐,从不生病,行动自如,她经常把自己的衣物棉被等物品施舍给四邻八舍。
当时,我觉得作为国外的神父应该更懂得灵修,更知道对最小兄弟姐妹做的就是对耶稣所做的,所以认为他肯定会对乞讨者多少给予一点施舍。令我惊讶的是他连看都不看,直接走过去了。
我们能借弥撒圣祭、祈祷、行善、施舍、大赦、克苦和补赎帮助炼灵,减轻他们的痛苦,使他们早日脱离炼狱,进入永恒安息的天国。(169、170条)
在他的眼中,门口穷人拉匝禄的存在「看似合情合理」,他顶多偶尔施舍一点面包屑。日子就这样过去,他们两人都逃不了人生的定律,即:死亡。然而,福音告诉我们,拉匝禄进了天国,富有人只是「下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