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耶稣受的屈辱到了最高程度,因为十字架的苦刑是留给奴隶的,而非自由的人。他又接着说:人的逻辑却经常设法藉由权势、统治、强大的工具来实现自己。
古代以色列人选择了脱离埃及的奴隶生活,去“占领上主誓许给你们的祖先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和他们后裔的地方”,可每当遇到困难,以色列人便满腹怨言:“不要扰乱我们,我们甘愿服侍埃及人,服侍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呀
家庭很清楚什麽是感到自己是子女的尊严,而不是奴隶或陌生人,或只是一个身份证的号码。
’其实,这是许多人的血汗钱,他们遭到剥削、虐待,为了微薄的收入而沦为工作的奴隶!我会对这捐助者说:‘拜托,请收回你的支票,将它烧掉吧。
我们不要再以驯服者和奴隶的心态爱天主,而要像热恋情人那样爱祂。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信仰,我们才能笑容满面。
(玛8:20),耶稣给我们做了神贫的榜样,要警惕自己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只要我们依靠天主,天主不会舍弃我人。
教宗表明,由於圣神,我们不再是奴隶,而成了义子,可以称呼天主为:阿爸,父呀!(罗八15)。实际上,天主的救恩工程是一项再造工程,天主的父爱藉着圣子的牺牲和圣神的恩典,使我们脱离孤儿的处境。
这种文化驱使人成为时尚的奴隶,诱使人需要经常向其它事物敞开‘旁门’,滋长消费主义且忽略简朴生活的美德,屡屡造成极大的生活空虚。
教宗强调:在感恩圣事的激励下,活出作为子女而非奴隶的基督信仰意识使得主日几乎在每个地方都成了休息日。若没有基督,我们就被迫遭受每日操劳疲惫的支配,对明日忧心忡忡。
耶稣教诲我们,切莫容许自己成为任何人的奴隶,也不可奴役任何人,却要惟独朝拜天主、服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