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教宗以教会历史中的圣人为例,指出圣人们共同的特征都是以“天主圣言”为生命的核心。圣言治愈他们、革新他们,使他们成为不同世代的福音生活的见证者。教宗说:“他们的生命因生活的圣言、上主的圣言而改变。
无论时代和人类是多么的残酷,你们是你们祖国的心脏,国家历史的匠人。与会宗主教们在声明中保证,他们关怀巴勒斯坦人民。
此外,旅游也叫人发现,当一个民族或一国的人民给其它民族敞开自己的体制的视窗,使别人得以认识了解自己珍存的文化、历史、自然、人文、美学和精神财宝时,这个民族就变得更富裕”。
在罗马总督比拉多将军的座前,一场在后来深刻地改变了历史的世纪之审开始了。审判一开始,原告方就喋喋不休地向罗马总督控告耶稣的渎神和叛国两大“罪行”,如:耶稣自称是“犹太人之王”。
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三月廿三日于校园举行二十世纪香港天主教会历史研究系列首场公开讲座,主题为「香港天主教的传教历史」,讲者指宗座外方传教会神父建设初期香港教会,并一直关心民生所需与困苦,在堂区陪伴信徒成长
回顾2013年,我认为我们处于教会历史中的巨大转折时刻。 问:我们是否要在活出福音与作为基督信徒方面革新呢? 答:我认为这是教宗方济各的天赋,他愿意与天主子民建立新颖且更亲近的关系。
他强调,「纪念始终是一条必经之路,以牢记人类历史的这些恐怖事实;纪念也是一段净化的过程,以省思人心恶毒之深。纪念绝非沉溺於这个记忆,紧抓着过去不放,而是为了向充满修和与和睦共处契机的未来敞开心门」。
通过他作为梵蒂冈专家的长期经历,布卡洛夫撰写了《与教宗周游世界》一书,讲述了他与三位教宗会晤的记忆:如若望保禄二世、本笃十六世和教宗方济各。
教宗指出,“巩固我们的根基需要重读过去,留意塑造国家历史的光明面和阴暗面”。重读过去是一个“记忆净化的过程”,就是说,承认过去犯下的错误,这是非常痛苦的。
「但愿这不是另一个我们没有从中汲取教训的历史惨剧。但愿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因医疗系统逐年崩塌,导致呼吸器数量不足,而在疫情中死去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