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身的一幅对联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修孝子礼,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由中山至山顶“之”字形山路蜿蜒曲折,直达峰顶大殿路旁设有“苦路十四处”,我们拜着苦路直达山顶,崎岖的山路象征着世俗之路的曲折和升天之路的艰难
殉道共融最能彰显我们的同行之路。教宗还强调,若想解决这个悲惨境况,我们必须替那些遭受此类不公和暴力的遇难者发声。
之前,我没有进过教堂,更没有参加过慕道班,是“信德”引领我走上了归依之路。我当过兵,做过乡镇干部多年,其实对天主教没有好印象,可天主却早已拣选了我,他赏给了我一个出自老教友家庭的妻子。
教宗最後称呼童贞圣母玛利亚为「天国之门」,并带领众人祈求圣母「帮助我们把握上主赐给我们的机会,跨越信德之门」,走上宽敞的救恩之路。「这条救恩之路足以容纳所有愿意被爱包围的人。
这就是四旬期应当走的悔改之路。天主是一位会说话的父亲,爱我们的父亲,祂非常非常爱我们。祂陪伴我们走悔改之路,只要求我们谦卑。
他是信仰之路的榜样,不光是在十字架上痛苦死去,而且耐心顺从地行信仰之路。然而在这个决定面前,在走向耶路撒冷和走向十字架的行路面前,耶稣的门徒们却没有追随老师。
教宗说:「真福八端的道路是一条逾越之路,从迎合世俗的生活走向天主教导的生活,从肉性驱使的生活,即自私的生活,走向圣神带领的生活。」然而,世俗并不赞成福音劝谕的生活,却推崇其它价值。
请大家祈祷:主耶稣,先知预言的、选民期盼的默西亚,祢终于诞生在一个小镇、白冷,脱去了至高天主的威严,有如一个弱小的婴儿出现人间,免除了我们人性的惧怕,使我们能与祢容易接近,并伴随我们走人生之路。
二零零二年,当时的马尼拉总教区首牧辛枢机,曾对天主教出版社社长类思.雷耶斯(LouieReyes)谈及其梦想,是建立一系列祈祷碑作为「玛利亚之路」。他的概念源自通往欧洲著名朝圣地的公路碑。
在这里,首先让我感谢那些与我素不相识的兄弟姐妹,没有他们一路上为我的爱心祈祷、帮助和相互搀扶鼓励,我敢说就是打死我,我也走不完这条朝圣之路的,让我为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深表谢意,太感动了,我几乎是含泪走完这条朝圣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