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一个蛮横无理和漠不关心的主人“突显了随时待命的仆人的态度”。教宗指出这个事件的深刻含义,说:“耶稣想要说的是,信德之人在天主面前的态度是:完全按照天主的旨意行事,不加以计算、没有企图。
我们就会像醒寤的仆人那样,当主人来到后,看到他们仍然醒寤,便会“束上腰,请他们坐席,自己前来伺候他们”(同上:十二37)。“我们多少次亲身感受到天主对我们的慈悲大爱啊!
基督徒要以教会为家,做教会的主人,做天主喜悦的事,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孙香梅修女以弥撒礼仪为题作了分享。
教宗对瑞士卫队新成员说:“你们后天就要宣誓了,也是你们对领受洗礼圣召的忠诚宣认,也就是对基督的宣认,是祂召叫你们成为基督徒,祂是你们生命的主人。”
人活在世上,应该是生命的仆人而不是主人,是本着关怀和怜悯的价值观成为公益的建设者”。除了省思有关天主的问题,今天也要省思人及其身份的问题。
他邀请教友们为教会圣召祈祷,祈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们到教会来,收割他的庄稼。
12日这天,教宗也到山中一条小路散步,竟走到一个山中的农家,家里的主人名叫里诺,他的太太名叫切莱斯蒂娜,他们出门问候教宗,并请教宗到家里面坐一会儿。教宗也进去了,彼此开始聊起来。
我们这个时代比往昔更被尘世上的事物所吸引,甚至难以相信天主是历史和我们生命的主人。然而,人的天性是指向一个更大的目标的,这个目标超越人的有限性。
教宗又说:“根据福音的教导,我们不是我们所拥有的财物的主人,而是这些财物的管理人。因此,这些财物不能被视为我们的专有物,而是我们代表天主实行他对我们的近人的圣意的工具。
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