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香港亦有渊源,伯父江士林神父(同为西班牙的道明会士)是香港玫瑰岗学校的创校会士。他在家中排行第五,一位哥哥和一位姐姐都是道明会士。目前,哥哥在新加坡传教、姐姐在巴西传教多年后返回了祖国西班牙。
对这个挑战应作出两个回应,即如何在大部分生活在城市郊区的居民中,以及在学校和大学的青年当中建立活跃的信仰生活团体?如何面对世俗和大众传播制造的消费文化,以及如何与不同教会和宗教运动共处?
克努神父在发言开始时,对印尼伊斯兰教各个方面做了介绍,其特点是宗教与当地传统的深刻互动:「我们在(东努省)龙目岛有萨萨克伊斯兰教、爪哇学校的伊斯兰教以及南苏省的布吉伊斯兰教等等…鉴于印尼社会的文化复杂性
鉴于具体的紧迫需求,耶稣会士们还在努力开展教育工作,筹备名副其实的学校,给孩子们一个受教育的机会。
在这周年纪念中,“我们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案,并由这一切延伸出诸多‘多年性’的方案”,比如为期7年的活动,对象是家庭、教区、学校、大学、医院、商务界(农场)和修会。
在援助苦难教会组织、世界各地教会及国际捐助者的帮助下,教堂、房屋、学校、道路等众多基础设施得以重建。
因此,祈祷的学校在信仰道路上继续帮助人走在幸福和安详的道路上。”
他们拜访当地居民,修建学校,教育年轻人,并与地方当局建立友好的关系。
沃尔皮神父强调:“西默盎神父和他的同伴们是‘天主临在的活标记’,他们都曾在圣本笃的学校跟随上主,走在熙笃会灵修的道路上。
教宗邀请所有人“共同踏上这一旅程”,并特别呼吁“家庭、堂区与教区、学校和大学、医院、商业贸易和农场、机构组织,团体和运动以及修会团体”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