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1251年7月16日,圣母在英国剑桥显现给当时的圣衣会总会长圣西满·史道可主教,授与圣人棕色的圣母圣衣,并说:“……凡配带这圣衣者,必将获得特别的恩宠;带着这圣衣去世者,免受永火之罚,因为这是获救的记号
我们每个基督徒只有效法圣人的言行,以基督徒的忠诚一步一个脚印,向世人见证我们对个人、对真理,对信仰的忠诚,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基督宗教的信仰价值和精神资源。
炼灵的苦在于不能自救,今天在教会钦定的炼灵月的开始,我们敬礼所有在天国的诸圣人圣女的同时,并为在炼狱中怀着希望等待天主救恩的亡者祈祷,特别要为那些没有亲人纪念的亡者祈祷,用我们的心、克己和善行献上我们的祈祷
教宗列出几位在历史上致力於教育事业的圣人,勉励我们效仿他们的榜样。
教宗继续解释说:成为见证人并不代表就是圣人,而是一个可怜的人。他这样说:‘不错,我是罪人,但耶稣是上主,我要为祂作证,同时设法天天行善,改邪归正。
注视着在圣伯禄大殿前的圣味增爵的圣髑,教宗赞扬这位圣人的心「激发一股爱德动力,且维持了数个世纪之久」。为了鼓励圣味增爵大家庭再接再厉,教宗提出三个「简单而关键」的动词:「朝拜、接纳和走出去」。
教宗说,这些人懂得扮出圣像的摸样,好似圣人一般,但他们是伪君子。他们内心全都是肮脏,却企图在外表显示自己是义人和善良的人,让人看到自己守斋、祈祷和行哀矜的样子。
这些地方,特别是永圣域有无数致命圣人殉道。其中有一位荷兰神父,掩护大家往山里逃命,而他誓与教堂共存亡。
没有苦难,喜乐就变得没有依据;没有苦难,天国就成了没有台阶可以上去的空中楼阁;天国的圣人如果都没经历过苦难,那里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世俗!受苦有两种,一种是带着抵触受苦,另一种是顺服在天主内的受苦。
他们并非生来就是圣人,而是感到有行善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