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指着加尔瓦略山,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这就是通往幸福的路。唯有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的人,才能踏上这条幸福之路。”于是,我前往教堂。
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是祂爱人类的最高表达,但除了注视加尔瓦略山的十字架,我们也不可忘记白冷城。为增进信德,我们应常去瞻仰耶稣圣婴。
两个月前,这位方济会士刚刚在尼泊山修道院宣发永愿。门德斯执事来自特别经历圣母的尼加拉瓜,那里每年12月7日都举行传统的LaGriteria节日,这个节日始于法国里昂,之后传遍全国。
教宗表示,虽然我们没能在大博尔山亲眼目睹耶稣光辉的圣容,但我们人人都像那三位门徒一样,「领受了救恩的圣言和信德,并体验到与耶稣相遇的喜乐」。在恐惧的时刻,耶稣也告诉我们「起来,别害怕」。
在《新约》和《福音》中,圣母玛利亚“是女人、新的厄娃,她从加纳到加尔瓦略山为我们的得救而介入”。她是“身披太阳、照顾耶稣的门徒的女人”,是使教会成为家庭的母亲,“使我们成为一个子民”的女人。
在这幅将人物放在两个舞台上的戏剧性作品中,拉斐尔把圣史马尔谷、玛窦和路加相继叙述的基督在世生活的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上方是耶稣在大博尔山显圣容,下方则是治好附魔的孩子。
问:法国泰泽团体创始人罗杰•许茨修士﹐在被刺杀前写的最后一封信是呈给教宗的﹐他是否藉此向教宗表达在与教宗的共融中同行的意愿呢?
耶稣当然是君王,但在这圣周祂必须遭受诽谤、淩辱、背叛、遗弃和不公的审判,然後被虐待和鞭打,戴上茨冠,走上苦路并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从未向祂的门徒们许诺荣誉和成就。
玛利亚‧梅克尔特怀着极大的喜悦持久地照顾病人、穷人和遭排斥的人,1842年创立了圣妇依撒伯尔女修会,1859年得到了弗洛茨瓦夫的主教的批准。
教宗由此提到方济各嘉布遣会圣曼迪茨(LeopoldMandic)神父,他对悔罪者慈爱且慷慨,因此远近驰名。听告解司铎必须效法天主以“关怀、慈悲和怜悯”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