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内心受到天主圣神塑造的主教,该当以天主的恩宠来安慰求助的人,以天主圣言的光来照耀他们,同时使他们彼此修好,把他们建立成友爱共融的团体。
所以每个朝圣者要有这个责任感———传福音,在朝圣过程(吃饭、坐车、祈祷、圣事)中要有友爱,有忍让。热心参与礼仪,因为天主临在礼仪中。
只有真正成为基督的唯一家庭后,基督信徒才能见证唯一天主父,同时,只有人类承认天主是在天大父时,才能真正存在坦诚的手足友爱。如果没有共同的父亲,家庭是无法存在的。
教宗首先提到共融的果实说:你们要彼此关怀和接纳,友爱地纠正错误并尊重较脆弱的姐妹;你们要增进共同生活的精神,消除团体内的分裂、嫉妒和流言蜚语;你们説话要坦率且怀有爱德。
女人和男人类似于淘金者,寻求「善的火花」,以及那些使人心胸开阔、激发友爱的故事、那些消除冷漠、猜忌和仇恨的故事。简而言之,希望的讲述者应当在各地开枝散叶。
谷神父结合当日的福音,诠释了建教堂的原因:“因为教堂是传扬福音的地方,是友爱与团结的处所,我们不仅要救自己的灵魂,还要将福音传扬出去,这就是我们努力建一座教堂的原因。”
同时,总主教也念及来自战争地区的众位朋友,愿他们和所有人都得到“友爱的拥抱,团结一心、成为一体”。
我是否具体活出希望,让希望帮助我解读历史事件,推动我为正义、友爱、照料共同家园而努力,尽力不让任何人掉队?”教宗最后写道,但愿希望“为我们是四旬期旅程的前景”。
最近几天来,因为有机会拜访在某城市一医院内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关怀和心理安抚服务的修女们,我又一次对天主教修女和艾滋病患者这两种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群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
基督的信仰要求一个人必须生活在人群之中,并且不断地和周围的人发生关系。从存有的角度来说,人的存有在被创造时便不是一个独立的绝对存有,而是一种群体性的相对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