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世界已深刻地反映出天主的美丽、真实和慈爱。与大自然相连能把我们引向与天主共融,能让我们每个人理解自己生命的召唤。但是,当代的世界却筑起了边界,把我们与大自然隔离开。
当天的福音讲述耶稣在加里肋亚治愈王臣儿子的事迹(参阅:若四43-54)。教宗由此阐述真正祈祷的三大要素,分别是:信德、坚持和勇气。
为苏修女来说,其中一个原因是家庭的顾虑。她说:「我是家中长女,需要负担家庭生计。父亲患病,我需要支持弟弟的学业。」
曾经在一份古老的教会文献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尽管是一个故事,但里面所蕴含的道理却发人深省。故事这样描述:在耶稣升天前,魔王路济弗尔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抢在基督升天前进入天堂。
小时候妈妈对我说:十字架是人世间喜乐的泉源。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我,横看竖看总不以为然:那痛苦孤独、屈辱赤贫、凄凉僵硬的十字架上,又哪能找得到一星半点儿喜乐的气息与光环?
听到如此的祷告,坐在我们附近的顾客们不禁笑了起来,我听见其中一位妇女嘲笑地说道:“现在的小朋友连怎么祈祷也不知道。竟向天主祈求冰淇淋?”听到她的话,我的小儿子泪水夺眶而出,他委屈地问我:“我做错了吗?
五旬期一过,安息日后的第一天,耶稣的两位门徒走在去厄玛乌的路上。他们彼此谈论着这两天所发生的事情,耶稣亲自走近他们,并与他们同行,他们却没有认出耶稣。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谈论些什么事?”
像这样的议论有很多,我想在各地类似情况也不会少。有一次,我问母亲怎样看待这些问题,母亲说,我们只管住自己的心望弥撒就可以了,其他不是我们要管的。
几世纪前,一位大画家为西西里城里一座大教堂画幅壁画,画的是耶稣的传记。他费了好几年功夫,壁画差不多都已画好,就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儿时的基督和出卖耶稣的犹大。
1996年,我们村盖堂,他毫不犹豫地拿出多年积蓄的4000元钱,在他的带领下漂亮的哥德式圣堂很快就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