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不禁联想起两千年前,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盛况:耶稣骑在一头小驴上,披着大红的斗篷,人们手持棕榈枝,把衣服和树枝铺在地上,耶稣基督被耶路撒冷人民自发举行了恭迎国王远征凯旋的隆重礼节,全城百姓欢呼他重回京城
本次避静由方济各小兄弟会会士朱利奥·米凯利尼(GiulioMichelini)神父带领,默想主题为:玛窦福音记述的耶稣受难、死亡与复活。
当天主日的福音记述圣家在逾越节往耶路撒冷去,过完了节日,在回途中玛利亚和若瑟发现十二岁的耶稣不在结队成行的人中。过了三天,他们才在圣殿里找到了他,他正坐在经师中间。
他在弥撒讲道中指出跟随耶稣的两个条件,就是聆听天主圣言,并把它付诸实践。当天的福音取自《路加福音》,记载圣母玛利亚想要见耶稣,但由于跟随耶稣的人很多,不能靠近祂。
基督徒的自由来自耶稣,而非我们的作为。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从《迦拉达人书》论及的自由谈起(参阅:迦五1-6),重点讲述当天的福音事迹。在福音中,耶稣谴责一个法利塞人只重外表,不顾信德的本质。
因为耶稣又说:那赐给我羊群的父超越一切’。因此,正是天父将羊群交给了牧人,正是天父把人心引向了耶稣。经师和法利塞人心硬,虽目睹了耶稣所行的许多奇迹,却仍拒绝相信祂是默西亚,这真是一场悲剧。
1.信耶稣不祈祷,好像手机没信号——关机。2.只祈祷不认罪,好像电话欠了费——停机。3.只认罪不悔改,耶稣照样不理睬——打不通。
耶稣打算避开人群独自祈祷,於是祂登上船,往荒野的地方去;然而,群众却依依不舍地在岸上步行追随祂。看到这番景象,耶稣动了怜悯的心(参阅:玛十四13-14)。
这位宗徒原本胆小怕事:主耶稣预言自己将受难、被杀并复活之际,伯多禄谏责耶稣,不愿意这种事发生在耶稣身上,因此耶稣说:「撒殚,退到我后面去!」
教宗方济各阐明,「山」这个地点富有象征意义,意味深远:在山上,耶稣传授真福八端(参阅:玛五1-12);在山上,耶稣独自祈祷(参阅:玛十四23);在山上,耶稣与群众相会,治愈病人(参阅:玛十五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