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设法恢复家庭的欢乐,在吃饭时互相倾诉与聆听。不要一片死寂,那种死寂不是隐修院的静默,而是自私的无声:每个人只关注自己的事,要麽电视,要麽电脑,互相不交谈。不,我们不要这样的死气沉沉。
我们服事近人及兄弟姐妹,他们需要帮助,也需要我们提供好建议,需要我们竪起耳朵聆听他们。这些是我们在善神的道路上行走的标记,即在成为血肉的天主圣言的道路上行走。
因此,若不同教会的基督徒一起聆听天主圣言,并设法将圣言付诸实行,便是朝向合一走出真正重要的步伐。教宗表示,如同圣保禄和圣伯多禄的初期教会的信友们那样,我们也必须去宣讲那使我们得以转变的慈悲大爱。
教宗勉励众信友,这慈悲禧年的四旬期是藉着聆听圣言和慈悲善工,终能走出个人生命歧途的有利时机。因此,神形善工永远不可分离。
平日弥撒中聆听神父的福音分享时间有限,不过十分钟左右,只能起到提纲挈领的点化作用。
他说,目前在北京教区只有这一所有彻夜朝拜圣体的教堂,这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信友和居民灵性生命所需是远远不够的,多少人需要聆听耶稣的声音,多少人渴望得到治愈、多少人期盼获得真光的照耀,我们要成为朝拜圣体、
因此,「我们需要在一种尊重的气氛下聆听天主正在向我们说的话」。教宗由此表示,「我们的家庭、我们堂区的家庭都有各自的面容、各自的经历和各自的疑难杂症,但家庭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天主放在我们面前的机会。
(玛28:20)如果我们每天用心灵和生命去聆听,就会发现,他一直在通过我们周围的人、我们遇到的事以及我们正在从事的大小工作陪伴我们,对我们说话,引导我们。
祂的讯息在纯朴和真实的见证中,在聆听与接纳中,在热情四溢的喜悦中传播开来。悲伤的人说不出耶稣的好,只会玩弄嘴上功夫的人也传递不出天主的美。
教会也渴望聆听你们的声音、你们的感受、你们的信德,甚至是你们的疑惑和你们的批评。你们要让人听到你们的呼声,让这呼声在团体内回荡,传到牧者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