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船让人想起移民乘船抵达意大利的悲惨现实状况。教宗说:我们在耶稣圣婴身上再次看到这些弟兄姐妹们的痛苦经历。祂出生时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只能在白冷城的岩洞中诞生。
移民的许多导因本来在不久前就可应对,许多灾难因此能避免,或至少能减轻其影响。今天,在尚未太晚之前,仍可为结束这些悲剧及建设和平而有所作为。
他们也特别关注大批需要国际社会和区域组织协助的难民和移民。
默想中凸显了受苦的女性、移民、破碎的家庭、受到侵犯的儿童,以及战争的悲剧。圣周五当天,佩尔蒂埃女士向本台讲述她撰写这篇默想的思路。她说:拜苦路礼仪并没有一个固定格式,可以发挥不同的题材。
蹂躏、摧毁和海难的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我们因此感到惭愧;妇女、儿童、移民,以及因自己的信仰和所属的种族而受迫害的人每日都在倾流无辜的鲜血,这令我们惭愧。
在香港的礼仪中,杨鸣章主教讲道时呼吁信众善待众人当中的客人,他指香港人的上一代是移民,而每位基督徒都仍是世上的客人,只是短暂逗留。
另一个问题是关於移民,教宗称这个现象为全球化的人性面容。问:作为圣座常驻联合国日内瓦观察员,您认为圣座、教会的声音得到了多少聆听,而又在哪里遇到困难?
基辅大总主教舍夫丘克(SvjatoslavShevchuk)首先向教宗致问候词,提起乌克兰当前的冲突及其悲惨处境:成千上万人死亡或受伤,数百万人被迫向外移民、生活困顿。
东方礼宗主教们在声明中向青年写道,面对中东局势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向外移民使你们的未来和全中东基督徒的临在饱受威胁的时刻,我们与你们同在,并分担你们的痛苦。
让我们想想移民潮:他们不愿意继续生活在暴力和仇恨中,所以寻求并找到更好的地方;他们在找到新住处后认真学习,改变自己的生活和社会」。